前几日,国家发布的《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了山东的定位: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山东是我国31省市GDP的第三名,北方第一名,所以被国家委任为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那么,除了新旧动能转换,山东拿什么作为北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拿什么带动北方各省市发展、拿什么和南方省市比赛呢?
我倒是感觉,下面这三项国家级超级工程实施后,山东才能真正说得上是:北方战略支点;而这3大超级工程,也必将深度改变山东,16市的城市格局和排名也将会有新的变化。

01 黄河通航达海
黄河、长江同为我国的母亲河。
仅长江沿岸,就诞生了上海、重庆、武汉、南京四座全国GDP前十城市;若算上长江流域的话,还要加上成都、苏州。也就是说,全国GDP前十城市中,长江流域占了6个。
和长江相比,黄河流域的城市实在不够看,济南、郑州、西安这三大城市都排在全国15名之后。
要说这种巨大差别的原因,黄河不能通航是不能不说的。
黄河不能通航,就没有港口,没有水运,缺乏内外联系,不能互通有无,只能依靠陆运把货物运到别的海港,自然吃不到多少贸易的利润,处于贸易链的最底端。
可黄河要是能通航达海,这种窘况是不是就能改变了?
从下面这张黄河流域地图可以知道,黄河中上游还“枝叶发达”,真正成为地上悬河是在河南、山东域内的下游:

我在《这一国家战略里,为啥没有青岛?》一文中曾经形象地写过:黄河是上游喝水,中游吃沙,下游消化不良。
所以,黄河要想通航达海,下游是关键。
目前,下游通航的难点在于:
一是水资源不足。北方缺水,黄河有时甚至会断流。
二是河道泥沙淤积。黄河下游是地上悬河,高于地面4-6米,影响通航安全。
三是存在碍航建筑物。黄河下游很同城探探约会吧多既有跨河桥梁、水利枢纽修建时未考虑通航需求,存在净空高度和宽度不足问题。

但黄河通航达海也出现了两大发展契机:
一是随着全球变暖,北方降雨增多。从这几年河南、山东等北方省市的雨量就可以看出,我国北方或将重新进入多雨时代。
二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列入国家战略。2021年10月发布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跨黄河通道建设,积极推进黄河干流适宜河段旅游通航和分段通航。
2009年,黄河沿岸九省区及交通部联合签署的《黄河航运发展区域合作框架性协议》提到:到2030年黄河将像长江一样实现全线通航,跨省达海。
2009年交通部发布的《黄河水系航运规划报告》也提出,到2030年实现黄河通航达海,通行300-500吨级船舶、船队。
河南新近编制的《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21-2035年)》,规划到2035年全省建设8个港口,其中郑州港为主要港口,具备旅游客运、货运功能;开封港、洛阳港、新乡港、焦作港、濮阳港、三门峡港、济源港为一般港口,主要服务旅游客运。
这一切都说明,黄河通航达海不是梦,是有可能实现的。但这个实现过程必将很漫长,也会困难重重。
假设黄河实现了通航达海,那么作为黄河下游和入海口的山东将是最大的收益省份。
入海口的东营或将成为大海港,济南将成为黄河下游中心城市;山东将成为沿黄九省区的出海口,真正成为我国北方的战略支点。
到那时,黄河沿岸的菏泽、聊城、滨州也会受到益处,山东的城市格局和排名也会发生改变。
02 烟大海底隧道
黄河通航达海让山东东西贯通,而烟大海底隧道则让山东南通北达。
山东的烟台到辽宁的大连,直线距离只有100公里;可由于渤海海峡的阻隔,目前往来于山东和东北之间的铁路、公路只能绕行山海关,路程均在1600公里以上。
即使2006年烟台和大连实现了铁路轮渡,来往于两地之间也需要至少6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