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卜娣娣
小时候团圆是件简单的事情,父母把月饼切好,你一瓣我一瓣,一家人整整齐齐在院子里围桌而坐,共赏一轮明月,那个时候中秋的月光是圆的。长大以后,团圆变成了一件需要努力的事情,需要掐着放假的日子,跨过山海,千里万里回家去。更有时,团圆是天涯若比邻,于是我们成了父母眼中的“游子”,长大后才明白去不了的都叫远方,回不去的才叫故乡。于是故乡的月光是莹莹的一抹湿漉漉浸在一汪水里,每到中秋月圆时,乡愁便满溢而出,便在这湿漉漉的月色里,汹涌起思念。今年,中秋的月光却是温柔如水的,心有所依,便是团圆。
今年的中秋过得有些冷清,我们仨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没能一起过节,心中总是装着些许牵挂。祖辈留下来的中秋美学,是岁岁年年,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是愿月满人情在,人常在。手头上诸多繁琐的事还在一件件按部就班的做着,恍一抬头,竟是九月中旬了,在隆重的年尾到来之前,最后一个汇聚着浓厚团圆气氛的节日中秋也在思念中悠悠走过。这样想着,仿佛很久很久没有倾诉过想念,在忙于生计的日子里,那些想念潺潺流淌,幸而有中秋小假,让忙碌的人有了在奔涌的时光里停泊的理由,在周而复始的日子里,顿住脚步,望望圆月,念念故乡。
小时候就盼着到八月十五,爷爷会把笑得咧嘴的石榴摘下来,与月饼一起成为中秋的佳宴。晚饭后,爷爷就坐在院子里的灯下剥石榴,我们便跑进院子,抓一把红玛瑙一样的石榴粒塞到嘴里,咀嚼间,清甜的汁水都要溢出来。还有老家屋子后面那棵大枣树,从果实绿豆大点我们就开始盼,待到中秋佳节终于等得那果儿有了一点羞红的意思,与小伙伴们对视一眼便谋定了计划。
趁中午大人们午休,这计划便开始实施了:小伙伴们有人在胡同口放哨,有人举着竹竿打枣,有人拿着袋子收拾。那些青红相间的枣子在童年的笑声里掉啊掉,忍不住捡起一颗塞进嘴里,真脆真甜啊!傍晚时分,一家老小团团圆圆,拜玉溪同城交友月娘,吃月饼。原来小时候中秋的美学,不仅是桌上的美食,更是相逢在一起的人与情。
今年的中秋虽然不能一家人团聚但也想给孩子满满的节日仪式感。十五那天和女儿一起坐在小桌旁,插花、读书、做手工,整个房间香气四溢,楼下流水潺潺。于是,读了几页书,点了香薰,写了几句日记。平日里,手机的信息流,频繁的涌来,不得歇,但中秋那天,时光悠悠流淌,心却异常安静。
从阳台远眺,山上的果子都熟了,闲来无事,便带着女儿到山上采了果子,漫山遍野的美景足以安住当下的心。傍晚倚在窗边,又见天上那轮明月,那晚的月亮圆了又圆,只要你抬抬头看看月亮,我们仨也算是一起团圆了。
以前那些总想等到回家再说的事,现在因为知道回不去,反而学会渗透在日常里。每次听见你在电话那头笑的声音,我就觉得生活的本质其实从未动摇过,互相牵挂的人,无论隔多远,还是那样牵挂着对方。
那一刻对我来说,就已经是最好的团圆。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同城约会炮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