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肩或者齐腰,都很常见。
卷发则分为刚好到肩膀的中长发,和浓密大波浪两种。
但这两种都和现在流行的 " 韩式 " 上半部分柔顺、发尾卷曲的效果不同。
那个时候的港风大卷发,是力求从发根就开始卷起来的超级蓬松感,自带风情感滤镜。
短发也一样。
浓密和蓬松感,是时刻都要注意的关键点。
郭采洁之前尝试的港风造型,就深得精髓。
有时候," 男仔头 " 也很有魅力。
其次在妆容上,眉毛一定要够粗且有 " 野生感 "。
不能有过于雕琢的细眉感,一定要第一眼看起来就很自然的毛溜感,有一点杂乱也没关系,也就是现在很流行的 " 野生眉 "。
粉底和眼影都要尽力哑光,配上抢眼的红唇,基本上就是一个完美的港风妆容了。
最重要的,也是整体视觉体系里最显眼的一环,必须要好好说下的就是穿搭风格。
港风造型,最简单来说就是分为 " 一松一紧 " 两个环节。
" 松 " 是指各种宽松或有轮廓感的大外套,也就是现在也很流行的 Oversize 风路线。
不管是当时流行的牛仔单宁外套,还是皮衣或者大垫肩西装,尺寸上一定要把握 " 大 " 和 " 松 " 这两个特点。
整个人被罩在这种大外套里,首先从第一眼视觉上看,个人气场就会有所增持,为许多即便身型娇小的女士,也在外形上增加了不少气势。张曼玉和钟楚红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
所以很多当年港剧里的职场女性,都会人手好几套垫肩西装组合。
不管是日常坐班还是出席正式谈判场合,都看起来靓丽又不缺专业性。《我本善良》里的邵美琪,无数西装和大衣造型堪称她的巅峰,放在今天也是模版。
同时期的欧美影视作品里,女性也多半是相似的形象。
莎朗 · 斯通在 90 年代的《偷窥》里,就贡献了很多素材。
不管是西装还是大衣,版型都是大且偏硬朗的。
《诺丁山》里的朱莉亚 · 罗伯茨,戴着贝雷帽穿黑皮装的样子,也和《第三类法庭》里的邵美琪,如出一辙。
现在看起来,种草感也是拉满的。
这一点,在整个全球女性风尚的流行趋势上,是一致的。
现在我们经常疯抢的大牌 Vintage,大多出现在 80、90 年代。
当年的 Chanel 秀场和大片里,随处可见各种或佩戴墨镜或手持香烟的摩登女郎。
她们身上的外套,基本十有八九都是大大的轮廓感设计。
再配上各种奢华又抢眼的叠加珠宝,整个人的贵气感和独立感挡都挡不住。
Old Celine 当年的时尚画报里,也随处可见同款自信有气场的女郎。
闪闪发光又流光溢彩的年代。
而女性可以自由穿西装和长裤,是在 1930 年后才开始的。
当时这种专门为男士设计的,穿在燕尾服里、方便晚宴结束后去吸烟室休息的西装,被玛琳 . 黛德丽穿在了电影《摩洛哥》里,吓坏了大家。
但也让大家第一次看到女性穿西装的美。
之后呼吁解放女性的 Coco Chanel 女士,在自己的设计作品里去掉了繁复的蕾丝边、解开了紧紧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