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抢镜头博眼球,也不为了彰显高情商,刻意说一通煽情的废话。
只是专注地听,只是静静地看。
对比某些婚恋节目里总借机 cue 自己多爱另一半的嘉宾,谢霆锋显得特没存在感。
但他嘴角一直无法控制着上扬,笑得眼边全是褶子,不自觉反复点头。
反而透露出一股 " 我想听你说 " 的真诚、" 我能理解你 " 的设身处地,让人觉得舒服自然。
毕竟,爱情从来不是靠嘴说的。
看表情,懂的都懂。
看上去,这档节目里的谢霆锋,好像是挺不 " 谢霆锋 " 的。
是他年岁渐长,卸下刺人的外壳,才有了普通人的 " 人味 " 么?
不。
是他身上的光环太耀眼。
反而让人看不见顺遂背后、每个人都会品尝的人生辛辣味。
一路走来,谢霆锋始终有 " 人味 "。
六岁开始独立生活。
出道,就被香港媒体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上台唱歌,被全场人嘘,被三万人丢荧光棒驱赶,吓得主持人先跑为敬。
他却坚持把一首歌唱完。
铺天盖地的骂声,都在讽刺他靠父亲谢贤上位,不待见这位有后台的贵公子。
好像他做明星的确不费吹灰之力。
只有零星的媒体,关心未成年的他承受了多少。
写他 14 岁开始学音乐;写他无处发泄不忿,练歌练到把鼓敲烂。
写他出道就得靠安眠药入睡;写谢贤被债务缠身,他为父还债才入了行。
然而,更多人只愿看到他的光鲜。
或者单纯为生活找点乐子,看有钱人的笑话。
这些零星的报道,渐渐也就 " 消失 " 了。
留给大众的,还是个一生都含着金汤匙的谢霆锋。
99 年,登上春晚的前一年,谢霆锋在内地还是无名之辈。
他家的经济状况,已经艰难到快没了住处。
那一年他到上海拍《中华英雄》。
晚上肚子饿,独自上街找吃的。但兜里只有三块钱,仅仅买得起一碗大排面。
所幸遇到的是一位好心老板娘,对方送了他半个水煮蛋。
陌生人的帮助,哪怕是不值钱的半个水煮蛋,他记到现在。
这次重游旧地录节目,还特意去找当年的味道。
他经历过高山低谷,自然懂得普通人在跌宕中讨生活的个中滋味。
他的 " 人味 ",也并不是中年后才收获的成长。
06 年,谢霆锋 26 岁,参加了 TVB 的一档旅游节目《向世界出发》。
在柬埔寨,见到那些因战争而无家可归的人,他动情,心痛,被触动。
说出口的字字句句,都是有感而发。
以至于从来挂着张跩脸的他,第一次如此感性地对镜头坦白:
我不是一个善于跟家人沟通的孩子
我要接受
我是谢贤的儿子,我是狄波拉的儿子
反观如今的小生小花们。
乘着流量的快车道站上高位,从出道就被各种包装,保护在没有生活的真空罩里。
自然难以想象,更别说共情普通人的生活。
就算有过 " 人味 ",也被包装没了。
而谢霆锋,一直痛恶包装这种反人性操作。
去年接受采访,他批评某些排场大的明星,说《锋味》不欢迎他们。
往前追溯到他还是小孩的时候。
在父母的各种趴踢里,他见惯了明星的两面做派。
那时候谢霆锋发誓:
如果让我做明星
我一定会让全世界知道
电视机里和真正的谢霆锋是同一个人
到他真的踏上星途,言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