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疾病是无情的。
她总是记得爱,却不记得具体情境。
迷迷糊糊里,她去摘了很多樱桃送到昏迷的孙女病床前:
六峰啊,这是你最喜欢吃的樱桃。
吃点樱桃你就不会痛了。
六峰是谁?
是小时候的斗元。
斗元天生有六指,被称为 " 六峰 "。为了让他以后不被歧视、嘲笑,文姬亲自砍掉了斗元的尾指。
不痛吗?
她的痛可能不比斗元少。
以至于疾病和时间,都抹不掉她记忆中那份深刻的痛苦。
如今昏迷的孙女没有彻底唤醒她,但唤醒了她内心和当年一样的,对孩子彻骨的疼爱。
这样的文姬怎么会拔掉孙女身上救命的管子呢?
真的这么糊涂了吗?
确实,管子不是文姬拔掉——
是肇事凶手。
文姬只是病了,病得无法为自己辩解。
病得连身边的人都有了思维惯性:
只要发生什么不对头的事,就认定是糊涂了的文姬干的。
凶手正是掐准了大众对患病老人的习惯性歧视,故意让她哑巴吃黄连。
甚至想趁机用绳子勒死文姬,制造自杀现场:
反正没人会觉得意外。
但只是凶手会害生病的文姬吗?
有个细节,文姬在医院看见产妇分娩,她在迷失的思绪中居然想起了儿媳妇,急切得冲上去说:
你一定会生一个健康的宝宝的
斗元的六指让她心有余悸,她关心儿媳就像关心当年的自己。这样的文姬怎么会害斗元老婆流产,又逼她离家出走呢?
片子没给出明确的答案。
没有人知道,儿媳小产、离家出走究竟是不是真的是因为文姬。至少斗元是这样坚信的。
文姬是不是又哑巴吃黄连呢?
连文姬自己都不清楚。
由此类推,你很难不为文姬的处境而背脊发凉。
坏人可以随时陷害你,身边人可以随时污蔑你。
甚至好人,也会随时误会你。
某位常常照顾文姬的热心人,一看见院子里被踢得满身都是脚印的狗,就想当然觉得是文姬干的。
而文姬呢?还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提解释了。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这部片无论是情绪上、还是剧情上的两层 " 意料之外 " 都不足以支撑它拿下 7.3 的成绩。
很多观众甚至已经猜到了剧情,可就是心甘情愿被 " 骗哭 ",为啥?
前面说了,它是一部合家欢。
虽然后来经历了从甜到苦,文姬还一再被误解的过程。
但最后孙女救过来了,凶手也找到了,文姬又过上了天天上吊逗大家玩的日子。
这部片难得的是——
敢拍亲情的复杂性。
不是一味宣扬患病老人很惨,并以 " 惨 " 烘托她的一味奉献;也不是以老人的 " 麻烦 ",一味赞颂儿女的隐忍和孝顺。
片中的文姬,不是意象化的 " 烛光里的妈妈 "。
她更生动接地气,像极了我们的妈妈、外婆、奶奶。
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亚洲女性长辈的缩影。
有时候,她市井气得让你发笑。
文姬上吊,儿子随便扯一张广告传单就开始扯谎哄骗老娘:
保险公司说了,只有生病死掉才能获得保金。自杀是一分钱都得不到的。
为了保住钱,她头一缩,立刻改口:
不死了不死了!
哈哈哈哈哈,生命诚可贵,划算更重要。
亏钱?在文姬的字典里是不存在的。
但话又说回来。
老一辈的她们不务实,又怎么经历千难万苦把孩子们拉扯大呢?
有时,她有点太泼辣:
清醒时候,文姬会一边骂斗元一边揍他,下手毫不留情。
这桥段也让我想起小时候被我妈 " 藤条焖猪肉 " 的美好时光。
而斗元也不算什么值得宣扬的一等一大孝子。
有些时候,他甚至有些 " 不孝 "。
就不说他崩溃时赶文姬走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