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子,可以在职场上 " 死 " 多少回?
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手机滴滴弹出一堆待办事项。
今晚你要去一个大客户的酒局,为了这个项目你整整熬夜了一周,你心里算着项目签订的提成:
" 终于可以给爸爸买一件新皮衣啦。"
转头,一杯又一杯的烈酒,带着陌生的晕眩感,在这张酒桌上无休止境,不容拒绝地灌来。
你在一个工作日的夜晚,赤身裸体 " 死 " 在一张陌生的床上。
这是她姐最近,在热播剧《女心理师》里看到最窒息的剧情。
李薇 彭高唱 饰演
这个女孩叫李薇,为了工作被客户齐总以项目签订为由灌酒性侵。
她无辜被害,但这个世界对她的 " 围剿 ",才刚刚开始。
李薇的公司要挟她不许报警,她走投无路,被迫在网上匿名倾诉自己被侵犯后,在全网收到恶论:
"x 子,爽不爽?"
" 你也不是好东西,你不去,他能性侵你?"
多么典型的 " 不完美受害者 " 论调——人们企图在一个受害人的身上,找到她不完美不贞洁的 " 证据 ",好心安理得地证明她的活该,而对真正的罪犯置若罔闻。
就像她姐前几天在网上刷到的一个真实案件:
深夜下班回家的女孩,差点被尾随男人拖进绿化带劫财劫色。
而评论区里清一色的是受害者有罪论,不是指责她露大腿就是怪她 " 为什么深夜下班 "。
背后,却是一个个无辜受害的人,被二次中伤。
研究表明,94% 的女性在遭受侵犯的两周内,都会出现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30% 的受害女性在事发 9 个月后依然无法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
正如《女心理师》里被侵犯和网暴后的李薇,陷入了对自己 " 轻浮 "" 活该 " 的深深厌恶中。
而正义本该永远在道德审判之前,没有人要完美才配‘受害 ",污名化受害者是对罪恶的助纣为虐。
她姐想说。
这个我们皆在的世界里,每天有多少人,在默默承受多少种伤害?
又有多少种隐秘的疤痕,在不为人知地溃烂?
今天,她姐就要借这部大火的热播国剧——《女心理师》。
来写一写当前社会的最敏感真相。
你有病吗?
你有见过跳楼吗?
她姐见过。
高高的楼层像怪物林立的牢笼,一个女人就站在 6 楼延伸出来的天台上。狂风席卷她的面容。
那是她姐第一次直面这个世界的脆弱,一个不认识女性的死亡,可以层层叠叠揭露多少伤疤。
自杀和奇幻般的心理治疗,成了杨紫新剧《女心理师》的最大噱头。
外界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她姐却被剧中心理治疗下的故事,那一个个真实触手可及的人,深深震撼。
剧里的杨紫,扮演的是自杀干预中心的一名心理咨询师。
什么是自杀干预中心?就是接听心理热线,帮助来访者放弃自杀念头的机构。
这是一通可能来自生命最后的电话。这一次的拨通者,是一个走上天台企图自杀的高中女生。
剧中简化了劝导行为的艰难,女孩顺利获救了,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她的另一面却逐渐暴露。
走上天台的柔软女孩,却是生活中的加害者,她曾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却嫉妒另一个同班同学。
满口谎言之下,女孩的爸妈坐到了镜头前。
满不在意的父亲,焦虑又控制欲十足的母亲,他们企图在高三的女儿面前扮演恩爱夫妻的模样。却处处是令人窒息的扭曲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