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和妻子李萍离异多年,也依然共同参与到女儿陈佳佳的成长中。他们颇有些虎妈猫爸的配合:父亲尊重女儿天马行空的想法,鼓励她画画,同她像哥们儿一般相处;李萍则操心着女儿的教育问题,复读后担心她高考发挥不好,还在琢磨着强行把她送出国读书。
而在爱情线里,《小敏家》呈现了青年、中年、老年多种爱情状态,和不同阶段要解决的难题。后续王素敏、陈佳佳,都会有各自的感情线。
有意思的是,《小敏家》在两个家庭中形成了闭环的关系,爱情、亲情、友情的复杂都在这个家庭中消化。在目前的剧情里,陈佳佳和小敏的儿子金家骏已经有些暗生情愫,后续的剧情中,王素敏也会遇到陈卓的父亲。
把戏剧冲突揉进两个家庭里,也淡化了剧集的现实映射,避免了对某个现象的对号入座,弱化了戏剧性情节的普遍性。" 小品化 " 的浓缩展现,也能增强剧情喜感和戏剧效果——毕竟在这样的设置下,两个家庭中的任意两人几乎都有交错的故事,也让开了 " 上帝视角 " 的观众有了更不同的体验。
观众从第一集就知道小敏和陈卓的关系,但剧中与他们亲近的人却都被蒙在鼓里,看着关系密切的他们有种种方法试探、猜测,还看出了一些悬疑剧的感觉。剧里也有不少有 " 笑果 " 的片段,比如陈卓趁小敏带儿子出去吃饭时,回来收拾自己的东西,结果接到女儿电话后着急,把收拾好的东西和小敏家的钥匙反锁在屋里,小敏回来还得为此撒各种一戳就破的谎。
" 所有的戏剧化发生在一个家庭里却反射世间百态,青年中年老年各自的焦虑与彷徨。" 在豆瓣阅读界面,有网友这样总结这个故事。
去悲情,反焦虑
《小敏家》的情节设置相比其他家庭剧有两个特点,去悲情和反焦虑。
小敏的个人经历堪称坎坷。20 岁出头时,离婚多年的母亲希望女儿能有个好婚姻,相中了当时家庭条件最好的厂长家的儿子金波,撮合了他们。没曾想,金波家道中落,成天喝酒撒酒疯,小敏又因为和笔友通信被指责出轨,在离婚后决定孤身一人来到北京闯荡,打拼多年成为一名中医。
国产剧里,不缺婚姻生活不幸福的中年女性,缺的是对此克制、含蓄的书写。对着小敏过往的不幸,剧里并没有刻意渲染悲情和苦情,只是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刻,展现出过去的伤痛在小敏以及儿子金家骏身上留下的痕迹。
从小目睹母亲被羞辱,又跟着条件不好的父亲长大的金家骏,长成了沉默寡言、不喜欢表露内心想法、同时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性格。而小敏远离家人在北京打拼,久而久之,已经不知道如何跟家人展示内心。过往的那些不愉快,都体现在了两人起初相处时的不自然和尴尬中。
剧中偶发的一些主角悲伤时刻,也不会像部分都市剧一样,用 BGM、慢镜头大肆渲染,而是做一些轻盈的处理。
陈佳佳在自己生日宴上,无意中知晓了母亲李萍怀孕的事实,一边说着自己不生气一边逃离了现场。李萍有些迷茫地念叨着 " 这就是生气了呀。" 既弱化了情节一丝丝 " 狗血 " 意味,也呈现了李萍本人有些 " 傻大姐 " 的一面。
" 生活流 " 是几位主演坚持的表演方式。在这样的坚持下,即使遇到一些所谓的 " 重场面 ",演员也不会有歇斯底里的表达和演绎。在昨天播出的第六集中,小敏与母亲王素敏为前夫的事情吵架,爆发出了积攒多年的委屈和不满,母亲也只是颤巍巍地解开围裙,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出去,念着 " 我不在这碍你的眼 "。
在 " 去悲情 " 的同时,《小敏家》也摆脱了近几年来都市剧的一个常规操作:对着社会热点话题写命题作文,呈现社会当下的焦虑情绪。这甚至诞生了一个新词 " 话题剧 ",毕竟与观众切肤的体验接轨,最能在社交媒体点燃讨论热情。
各阶段的孩子教育问题、中年女性的职场困境、年轻人甘愿 " 裸婚 " 的爱情、养老问题 …… 许多家庭都会用大量的笔触,刻画这些问题。但是《小敏家》选择用 " 中年爱情 " 切入,虽然也难免会带到一些客观环境,但核心仍然是人物情感关系。
比如在呈现两个孩子备战高考时,也会借由 2020 年初李萍现任丈夫在教育领域风生水起的投资,带到那时火热的教育行业。但故事的核心,仍然是从两个孩子的复读,展现复读生家庭要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