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坐在台下的王力宏父母想必也是为儿子骄傲的。这份出名的快乐,是医生、学者小孩给不到的。王力宏在兄弟间排行老二,不知道他有没有 middle child syndrome(通常老大和老幺更受父母关注),但他确实证明了自己在音乐上的才华。曾经《心中的日月》、《盖世英雄》这两张专辑也的确展现了他想把华语音乐推向全世界的抱负。
父母来听王力宏的演唱会 / 图片来源:王力宏微博
然而,出名的代价是它从始至终都伴随着从云端坠毁的风险。而当这一刻来临时,不仅王力宏身败名裂,王家几代人的清誉也被毁了。同样,这样的风险也不会由医生、学者小孩带来。
看到王力宏年逾 80 岁的父亲写亲笔信,让人感到沉痛。不过李靓蕾有句话说得对,王力宏出轨肯定也不会告诉家人。好比父母会看到儿子在舞台上大放异彩,但不会也不想知道演唱会后的 " 派对盛况 "。
当事实表明部分指控几乎都是真的,那么人品和家教看起来也没多大关系,至于 " 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 ",更是句空话。又或者,娱乐圈这个名利场实在过于让人沉沦,少有人可以幸免。
从前有偶像被爆料,看客们总要等等证据。如今鉴于吴亦凡、霍尊、李云迪接连塌房,公众早已认清娱乐圈的苟且,对于这个圈子不再有信任,律师函甚至成了一种反讽。而王力宏事件日益发酵,每天的证据与回应让大家应接不暇。
正因为娱乐圈是离名利最近的地方,这就注定了它的混乱,最张扬的美貌,最迷乱的欲望,交织在一起。正如其余那些离钱近的地方,金融圈也通常是八卦的起源地。往日看《Billions》,对冲基金大佬男主曾遇过心动的一个歌手,但他忍住没有出轨,不过在后来与妻子的一次争吵中,他大意是:你知道有多少女人接近我吗,换做这个圈子里的别人早就出轨无数次了,而我每次都以家庭为重。
见微知著,对于那些有样貌、有才华、有身家的男性来说,忠诚是一种稀缺资源,他认为自己如果保有忠诚,已经是给予伴侣的恩赐。名利场,道德感总是稀薄。
娱乐圈,大抵就像《红楼梦》中柳湘莲评宁国府的话," 怕只有门口那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
讽刺的是,明星必须营造人设,因为造星就是一场商业运动。有一次我看香港的清谈节目,嘉宾表示,造星工业一直在距离感和代入感之间寻找平衡。英国学者 Nick Couldry 说过,在大众文化中,出色的明星一定要有距离感,但在有距离感之余,偶尔让你觉得他是真的。" 真 " 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周润发也会搭地铁。很多时候,明星会计算什么时候让你看到哪个形象。
而这次,在前妻的指控中,王力宏另一种崩坏的形象被公众看到了,他自己决然计算不到。那么公众是否能够评判他的私德呢?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利益来自于他的人设,如临意外,人设崩塌,照理也得承担起责任来。
当王力宏踏入娱乐圈后,最体面的家庭,终于躲不过最抓马的剧情。
或许从那辉煌洒金的背景里走下来的人,才会告诉后辈子孙,什么该争什么不该争。大起大落之后,平凡看起来也不失为一种美丽。可是一代一代,总有他自己的想法,那也是每个人迥异的命运。
成圣的妻子们
我十几岁时读张晓风的散文《成圣的女子》,她写了自己的朋友幼时与黎修女的对话(以下为原文):
" 女人当然可以被封成圣人,但是那不重要,所有的女人,如果结了婚,生了孩子,她就等于是圣人。"
" 只要结婚、生孩子,就可以做圣人吗?那我要快点去找个白马王子来嫁。"
" 嫁了白马王子的那个女孩子,是不能变成圣人的。" 黎修女一脸正经。
" 那么,嫁给什么样的男人才会变成圣人呢?"
" 嫁给普通的男人。"
" 怎样的男人是普通的男人?"
" 譬如说,那男人懒惰,你就只好勤快,你勤快的时候,你就很像圣人了。又譬如,那男人暴躁,你就只好温柔,你温柔的时候,你就很像圣人了。有的时候,那男人不忠,你有什么办法,你只好饶恕。你饶恕的时候,你就很像圣人了。如果那男人该还谁的钱还没有还,你却替他还了;该去探哪个亲友的病没有去,你却替他探望了。他不知道感谢,你就很像圣人了。圣人活着的时候,常常是被人忘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