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优秀的唱功和专辑打底, 1985年春天,毛阿敏被招录到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
又因为有了歌舞团的推荐,她参加了当年央视的一个歌唱比赛,歌赛全名为"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人们更熟悉的是它的简称——青歌赛。
比赛分为美声和通俗组,通俗组又分专业和业余组,很多90年代大红大紫的流行歌手就是从这个比赛第一次走进观众眼里。
青歌赛确实强手如云,毛阿敏最终拿到的是通俗专业组的第三名。
第二名是后来唱了《亚洲雄风》的韦唯。
而当年坐在台下,认真从这些年轻的苗子中寻找下一个歌坛巨星的,正是毛阿敏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和伯乐——开办了"谷建芬声乐中心"的谷建芬。
当年的第一名第二名,谷建芬都没看中,但听到毛阿敏的歌声,谷建芬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毛阿敏就此获得了这场比赛最好的奖励——成了谷建芬门下的得意学生。
被问为什么瞧上毛阿敏?谷建芬想到的不是唱功,而是觉得她往台上一站,就是独一份。
谷建芬用一生的心血来为中国歌坛挖掘新血,也是一代青年歌手的领路人。她目光如炬,对歌手特色抓得极准,这句点评,放在未来的歌坛一姐毛阿敏身上,也是独一份儿。
当年的谷建芬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她不但不收学生学费,甚至还补助她们。
在毛阿敏等人心中,谷建芬既是老师,又像母亲。
正是在那个时代里,虎头虎脑的毛阿敏才有一路登高的机会,放到今天这个人均人精的流量时代的内娱,命运之门可就未必为她敞开了。
当年谷建芬对毛阿敏绝不是偷偷偏心,她是明着来的。
多年后那英上节目还念叨说自己当年对师傅抱怨:"为什么有好歌都是自己录小样,最后给毛阿敏唱?"
不过那英是直性子,就算谷建芬偏爱毛阿敏,也不影响她俩的感情。后来毛阿敏还成了她的炫耀资本,只要师姐一带她玩,她就到处跟人炫耀:我师姐又带我出去玩儿了。啊,毛阿敏都不认识?你土不土?
谁能想到多年后毛阿敏二次复出,参加颁奖晚会还是和小师妹那英一起合唱了成名曲。
人生啦,此一时彼一时。
但在当时,毛阿敏绝对如鱼得水。
1987年,她带着恩师给她写的一首《绿叶对根的情意》,参加了在南斯拉夫举办的国际音乐节。拿下了三等奖,也让她成为国际流行音乐赛中第一位来自中国的歌手。
毛阿敏唱着,"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
虽然身在南斯拉夫,但好像谷建芬就站在她前面,这首歌,就像一个学生唱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但谷建芬写给毛阿敏最火的一首歌,还要等到一年以后。
这一年,毛阿敏穿着从地摊上花几十元买的衣服,加上自己修改的两个大垫肩,踏着模特步登上了春晚舞台,唱出的正是那首谷建芬作曲、乔羽老师填词、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的《思念》。
在电视机前如痴如醉的观众中,或许就有她未来的老公——此时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一个普通的工人,解直锟。
这一夜以后,毛阿敏几十块买的衣服瞬间火成年度时尚单品,就连她走路的姿态都被无数人模仿了起来。
1989年,26岁的毛阿敏已是红透大江南北的歌坛天后。当时她演出一场,5天就有6万元的收入,在当时,那绝对是天价。
但年少登顶,也是毛阿敏崎岖人生路的开始。
接下来几年,她会有很多失落要尝。
而将她的人生从高峰带入低谷的,正是她人生中第一位公开男友,也是那个数年后忽然消失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