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基本的议题,这是基本的现实。
在男性文化笼罩的社会现实之下,女性的历史是怎样的呢?
女性的历史,是被塑造的历史。
女性要被塑造成这个社会需要女性成为的样子。
过去,古代女子要深锁闺阁,国外小姐可以社交,也不过是参加舞会,为了把自己嫁出去。
现在,日本流行「女子力」,中国鼓吹「好嫁风」,英语有个词叫 wifey,都是指女性的可娶程度。
人们不过是想将女性塑造成温顺柔软、迎合男性的牵线木偶,将她们困于私领域,困于家庭。
渴望冲出藩篱的女性,则往往需要与重重偏见厮杀,拼尽全力,去撞得头破血流。
著名的金斯伯格大法官进入哈佛法学院后,分明品学兼优,却被老师质疑:" 你为什么占据了一个本应属于男性的法学院席位?"
就连她去图书馆查阅资料,都被工作人员拦在门外,只因 " 你是个女人 "。
被塑造的女性,是没有表达的资格的。
因而女性的历史,更是被噤声的历史。
她不被允许表达。
女性想要写作,他们编出亿万个理由证明你不适合。
《如何抑制女性写作》一书的封面,便将整个社会抑制女性写作的陈词滥调直接放了上来:
" 她没有写。"
" 她写了,可她不该写。"
" 她写了,可你们看看她写的啥呀!"
" 她写了,可她算不上真正的艺术家,这也不是真正的艺术。"
" 她写了,可她就写了这么一部作品。"
" 她写了,但作品只是因为某个勉强服人的原因才被选入正典。"
" 她写了,但她接受了他人的帮助。"
" 她写了,但她是个怪胎。"
" 她写了,但 ……"
女性想要说脱口秀。
他们就会站出来告诉你,女人不好笑。
你好笑了,又有人站出来,你说的根本不是脱口秀。
图源:新浪微博
好笑的标准由男性制定,什么是脱口秀也由男性定义。
影视剧市场,过去也大多和女性没有关系。
" 在 2016 年,超过 1 亿美元预算的 318 部电影,只有 3 部是由女性导演执导的。"
《实习医生格蕾》的编剧去开会,立马有人站出来告诉她:
" 没人会愿意看关于这样一个女性的电视剧。"
在社会舆论浪潮的拍打下,女性被驱逐、被否定,向前之路步步艰难。
这一套奏效了太久了。
所以由造星系统培养出的 " 优质偶像 " 王力宏,在如此无可辩驳的指控面前,他的回应让人愤怒的同时又令人感到瞠目结舌。
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男权社会下的既得利益者的形象。
虚伪的、自私的、傲慢的、毫无自省能力的 ……
但他没有意识到,时代的风向早已变了。
在今天,打压女性、规训女性、塑造女性的这一套已然开始失效。
被捆住了手脚的、被捂住了口鼻的女性,已经不再是那样的一个任人塑造和规训的存在了。
即便曾经陷入了泥沼的女性,一旦睁眼了眼睛,就再也不愿意闭上了。
如李靓蕾这般。
过去,她是一个完美的太太形象,一个任人摆布的、没有自己声音的、傀儡般的家庭主妇。
但她决心走出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女性。
一个毫不犹疑的、毫不后退的、鲜活又生动的女性。
媒体人傅适野李靓蕾说:
" 李靓蕾的每一次发声,都坦坦荡荡,都是一个真实的人的发声,有爱也有愤怒,有分寸但对自己的原则寸步不让。
而这,注定不是李靓蕾一个人的变化。
在网络平台的舆论,证明了风向已经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