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种 " 转型 " 有的时候也是市场的选择,毕竟流量、商业和作品有的时候是相辅相成的。年少的杨紫经历过换角的风波,长大后又因为没有流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戏拍,所以她在采访中不止一次的提到过惨遭换角给她带来的伤害,她也比一般的演员更加害怕被忘记、害怕失去商业价值。
而这种短期的商业价值," 傻白甜 " 最能满足她。许多人在荧幕上吃尽了 " 傻白甜 " 的红利,这类的偶像剧有着巨大的流量,炒炒 CP 还能得到巨大的商业价值,除了不能提高演技之外,倒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尤其杨紫本身的路人缘不错,在综艺上也放得开,参与的几档综艺节目,不管是常驻还是嘉宾表现得都不错,也很有话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流量到商业价值的转化。
可坦白来说,女演员的演艺寿命总是很难难拿捏,不管甜宠剧还是古偶剧,对于快 30 岁的杨紫来说,都已经不香了。
演员的爆火往往也是演艺之路分岔口,有的人一直在重复,最终不会再有进步的空间,也难有选择权;有的人磨炼演技,最终会成为演技派,可以拥有选择权。走过这条路的小花们,有的涅槃成为大花,而有的却还只能沉浸在古偶里。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被粉丝成为历届最废的 85 花们也曾经尝试过转型,以杨幂为例,她试过大银幕,尝试扮丑,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最后还是选择了 " 高龄 " 出演《斛珠夫人》。几位 85 花的粉丝都曾苦口婆心的劝自己姐姐,别再演玛丽苏、傻白甜了,可姐姐们还在在文艺转型里挣扎一阵子,最终仍然是商业的胜利。
如今的杨紫就在这转型的尴尬期,也正在商业和转型中艰难抉择。这几年对杨紫来说极为关键,有那么一两个有分量的代表角色,说不定能再上一个台阶;要是继续沉溺眼前的流量和商业价值,很可能会错失成为实力派的非常重要的机会。
她在采访中多次说道:" 我想要演好,我敬爱演戏 ",娱 Sir 相信这不是一句空话。如今娱乐形式千变万化,用钱挣更多钱,用资源置换更多资源的圈地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了,大浪淘沙,能被留下的绝不是热搜和流量,而是角色和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