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魏妮卡
编辑 | 李春晖
台剧又回来了,以不同以往的面貌。近日,《华灯初上》《逆局》等高分台剧在网上掀起热议。豆瓣每周更新的华语口碑剧集榜 TOP10,除开纪录和动画类型,有 6 部在播剧集,台剧就占了 4 部。
与此同时,以贾静雯、林心如为代表,从内地回流拍台剧的台星也越来越多。比如周渝民拍了话题剧《逆局》、陈妍希和台湾影坛一哥吴慷仁拍了《人浮于爱》、张钧甯拍了何润东自编自导的《谁在你身边》等等。
正当我们热议 " 台剧复兴 " 来鞭策自身创作时,殊不知我们面临的真正对手是 Netflix、HBO、福斯(FOX)以及新晋的迪士尼家的 Disney+ 等。正是这些国外的流媒体巨头们,带着充足资金入台,成为台剧复兴的重要推手,把原本萎靡不振的市场重新盘活。
今年 10 月,还没在中国台湾上线的 Disney+,提前一个月就找来桂纶镁、陈柏霖等群星召开发布会,宣布亚太地区原创剧集计划,预计将在 2023 年前启动至少 50 部剧集,片单包括自制台剧《台北女子图鉴》《正义的算法》。
令人意外的是,Disney+ 的片单中竟然还出现了内地剧:新丽的大 IP《庆余年 2》、于正的新剧《珍馐记》以及正在热播的周迅、黄磊主演的《小敏家》。
显然,才满一岁的 Disney+ 比垂涎入华多年的 Netflix 在华语市场步子迈得更大。国外的流媒体巨头们,似乎正通过台剧辐射内地观众,悄然加入了华语剧的市场竞争。
外资复兴台剧
每当回忆起曾红极一时的台湾偶像剧,我们下意识认为 " 类型窠臼 "、" 跟不上时代 " 是其自然衰落的原因。但实际上,台湾省内市场有限,一直高度依赖外销,外部市场始终主导着台娱兴衰。
当年台湾偶像剧能够兴起,也是因为《流星花园》帮其打开了东南亚海外市场。台湾电视台在立项拍摄时就能拿到海外版权的预售,相当于一笔充足的海外资金支撑着黄金时期的台湾偶像剧产业。
只不过当时被金钱冲昏头脑的资本家太多,以赚快钱的心态短线操作台剧,不重质量地压缩每集制作成本,迅速产出太多粗制滥造的快消品 " 偶像剧 "。台湾著名的偶像剧电视台三立,曾遭到演员痛批 " 血汗工厂 ",开拍前一分钟才拿到剧本。
久而久之,海外资方不买单了,断了上游资金链才是台偶走向衰落的主因。后来台湾科技巨头——华硕电脑创始人童子贤跨界资助过台湾导演王小棣等人创办的植剧场,进行所谓的台剧复兴与革新。虽然出过不少精品短剧,比如《荼蘼》《天黑请闭眼》等,但除了《花甲男孩转大人》外,其他均收视惨败,烧光 2 亿台币后便惨淡收场。
偶像剧黄金时代结束后的十年间,台剧的制作成本几乎没变。一集平均 40 万人民币左右,最便宜的低至一集 8 万人民币,最高规格的为一集 120 万的《拜金女王》。而这一数字,仅仅是内地电视剧的平均制作成本。而且因为资金越来越少,台剧产量低至每年 2、30 部。
直到 4 年前,HBO 联合台湾公视电视台制作《通灵少女》在 23 个国家和地区热播,为台剧再一次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海外流媒体巨头们相继涌入台剧上游端,为长期资金短缺的台剧带来了第二桶 " 海外 " 金,同时也带了台剧全面的精品短剧化产业革新。
这两年我们看到的爆款台剧,身后几乎都站着海外流媒体资方。比如《我们与恶的距离》是台湾公共电视台与 HBO 合作,《想见你》是台湾三凤制作和 FOX 福斯合作,《华灯初上》是百聿数码和 Netflix 合作。
除了 HBO、FOX、Netflix,在台湾占据分量的在线视频流媒体,还有中国台湾爱奇艺、韩国互联网巨头 NAVER 旗下 LINE TV、日本电信巨头 KDDI 旗下的 KKTV 以及台湾本土三大电信运营商的 friDay 影音、myVideo、Hami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