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画画方面的工作,他基本上就没停下来过。
就像他自己说的:什么也不做的话,太无聊了,就这么简单。
真正意义上的引退是不存在的。
此外,宫崎骏的动画最为人所称道的特色,是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憨态可掬的龙猫,诡异奇妙的移动城堡,藏于深林的神隐世界 ......
他的脑子里总是会冒出很多新奇古怪的想法,即便年事已高,也未曾改变。
我想,除了天分之外,主要原因还有因为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
这一点,从他生活的点滴小事中便可窥见端倪。
他会和家里隐身的 " 神灵 " 打招呼;
他会把摄影机安在汽车上,记录自己每天都看见但可能会忽略的风景;
他会把羊娃娃玩具放在窗口,博得过往的孩子们一笑 ......
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永葆童心,脑子里又有满是创意的人。
对于导演来说,难的往往是找不到想拍的题材。
但对于宫崎骏这样的人来说,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存在。
再者,宫崎骏属于那种社会责任感特别强的艺术家。
他总是有话想要说,希望借此劝诫人们变得更好,世界变得更好。
戏内如此——
保护环境,批判战争,保持善良的本心,是他作品里一以贯之的主题。
戏外亦然——
去灾区给孩子们签名,在公开场合敦促安倍曾承认对华发动侵略战争,呼吁日本政府处理好慰安妇问题,向韩国和中国谢罪 ......
日本有很多网友因此骂他卖国贼,但他毫不在意。
清者自清,明者自明。
而只要他还有话要讲,有主题想要呼吁,他的创作之路大概就不会停止。
图源网络
>>>> 怕死的宫崎骏
其实关于宫崎骏,有一个点很容易被人忽略。
即便是让他声名鹊起的长片处女作《风之谷》上映时期,他也已经 43 岁了。
虽然这时候的他还能每天工作 18 小时,每周只回家两次。
但也实在说不上有多年轻了。
再到更广为人知的《千与千寻》时,他已经 60 岁了。
年轻小伙子的身体都扛不住这么糟践,何况是早已年过半百的他。
因为握力严重下降,他不得不选用更软的铅笔画画
在早年的纪录片中,他很少提到死亡。
但岁月不饶人。
有次他在考驾照时排队,发现后面排的全是和他年纪差不多的老人家,吓了一大跳。
原来我已经这么老了吗?他苦笑着说。
回家后,他画下了这群让他着的老人,一个个了无生气。
他大概并不喜欢老去,甚至还有点恐惧。
即便他自己不想承认。
身体的力不从心,身边相继去世的老友却让他清晰地感觉到死亡的逼近。
他害怕,但害怕的或许不是死亡,而是时间所剩无几。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开始转向现实题材的原因。
2013 年的《起风了》和 2023 年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主题听起来就有些类似。
一个讲无论时代如何困难、残酷,都要努力好好活下去。
一个讲无论时代如何困难、残酷,都要活得像个真正的人。
他开始更加直白地去思考和阐述 " 活着 " 这个主题。
对于如何回答新片片名提出的问题,宫崎骏坦言,他自己也不知道。
之所以拍这部电影,正是为了试图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