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迫在眉睫》是一部剧情片,并没有玩弄悬念,而是顺序展开故事。讲述儿子的心脏病如何给这个工人家庭造成重压,医疗系统如何将穷人拒之门外,最终导致男主角铤而走险,持枪闯入医院,要求院方立刻为儿子动手术。
《误杀 2》将控诉对象由不合理的制度改为了无视制度的权贵,并像第一部一样,用两个家庭、两个家长的对抗讲述了两个阶层的对立。第一部留下金句 "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第二部便有 "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的孩子 "。
叙事上,《误杀 2》吸纳了悬疑类型片的手法,截取案件发生的当天。开场即是男主劫持医院,前情以口述、回忆等形式插叙。其结局也比原版激烈许多,主角以自身遭遇激起民愤,围观群众在大雨中冲破防线等桥段,包括大雨中肖央的特写慢镜头,都令人想起第一部。
只是,这样的改动,或许能让 2021 年的《误杀 2》比 2002 年的《迫在眉睫》更加紧张刺激、更符合本土与当下的社会情绪,但并不足以令它与前作形成有效联动。不管好评差评,基本都认同一个观点,即不要抱着看另一部《误杀 1》的期待去看《误杀 2》,这样的反馈其实已经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误杀 1》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部成功走向了大众的小众爽片。烧脑片爱好者会从中获得抽丝剥茧的快乐,资深影迷多半会对那句 " 给我查他一年的观影记录 " 会心一笑。
主题、现象是沉重的,但斗智斗勇瞒天过海的过程、节奏紧凑手法花哨的剪辑,都是观影中的趣味。最后的情感爆发则是一种超出烧脑片的收尾方式,也是其拿下十几亿票房的关键。
待到《误杀 2》,趣味不见了,徒留苦情。一方面是导演表现乏善可陈,除了几处隐喻的设计没什么可讨论的。另一方面,疫情之后," 催泪 " 正式成为国产片的财富密码,《误杀 2》也很像是冲着一部大众哭片去打造的,信息量小了、情感量却大增,表达上也直白许多。
基本等到姜皓文出场时,硬糖君已经麻了,内心毫无应有的震动,只想说一句:哟呵老伙计,怎么又是你。
陈思诚宇宙,速成但脆弱
巧的是,当初陈思诚监制的《误杀 1》在 2019 年 12 月 13 日上映,紧接着 31 日便是徐峥监制的《宠爱》,同为贺岁档影片。而如果不是疫情,《唐探 3》与《囧妈》原本也会在 2020 年春节档正面遭遇。到今年,陈思诚监制的《误杀 2》与徐峥监制的《爱情神话》(12 月 24 日上映)再次上演了这一幕。
陈思诚和徐峥,两位都是演而优则导的代表人物,野心也都不限于个人表达(一个鲜明的对照组是一出手便是文艺片的陈建斌老师),而是早早开始了监制之路,利用自身影响力扶持新导演,在产业中发挥作用、赢取地位。
徐峥的扶持方式基本是监制加出演,最具代表性的一例莫过于《我不是药神》。2018 年的《超时空同居》事实上也是徐峥监制,他在其中客串了一个火锅店的扯面师傅,片段一度在短视频上很火。不难看出,徐峥监制的作品偏喜剧、情感,并且彼此之间没有什么联动。
陈思诚转幕后则转得更彻底一些。2018 年的电视剧《远大前程》之后,他基本没有再以演员身份活动过,其扶持新人的方式则是将理念相和的年轻导演纳入自己的 " 电影宇宙 " 中。
《误杀 1》的柯汶利、《误杀 2》的戴墨,此前都参与执导了《唐人街探案》网剧。早先陈思诚也曾表示,《唐探 3》之后会考虑让新人导演执导这一系列,自己以监制身份参与。
这一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在每个系列的调性立住之后,由新人分担导演工作,可以提高产量,把 " 宇宙 " 二字落实。新人导演往往也能在履历上添一部热门代表作,用大 IP 给自己镀镀金,路会走得更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