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导演理解的飘逸就是慢?
打得慢,飞得慢。
导演自己说 " 不需要看到那么多细节 ",但是每一招都用慢镜特写强调。
结果就是飘逸没感受到,就觉得他们在闹着玩。
有效的慢,彰显的是招式细节。
无效的慢,凸显的是动作拉跨。
本来《雪中》前几集的打戏就少,结果每场都搞得像凑时常一样,一分钟拖成八分钟。
老黄和湖底老魁那场,我还以为会来个惊天动地大战,毕竟前期铺垫了老黄那么久。
结果就摆摆姿势,让特效飞剑完成任务就行了。
关键你那飞剑飞得软绵绵,又慢,毫无威力可言。
咋滴,人老剑也老,所以就步履蹒跚了?
最傻的就是让老剑神李淳罡自己喊出招式名……这种动画里才会出现的中二情景。
谁打架会自报招式名?
讲相声呢,我请您吃一招 " 一剑仙人跪,两袖青蛇,剑开天门…… "
主角不明白,不是有个从听潮湖跟着的魏爷爷吗,这种时候不请这个工具人讲解还等什么时候?一看就知道主创没看过 JOJO
剑神的范儿都给丢光了。
,肉叔说过很多次了。
《风起洛阳》还被曝打戏抄袭动画《凡人修仙传》。
国产剧的打戏没落至此,武侠迷无 F**K 可说。
扯淡的打戏,是剧粉吐槽的重灾区。
而《雪中》没有厚此薄彼,也成功令一大批书粉看不过眼。
虽有《大宋少年志》《庆余年》等爆款加身,编剧王倦也被观众质疑其水平。
《雪中》改编真这么烂?
咱们先聊聊原著。
原著的优点是写人,写某个场景特别好。
喜欢用反差来突出人物特点,配角写得很好。
就说现在电视剧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
徐骁,世人皆称 " 人屠 "。
因为天下大乱时,灭国最多,杀人最多。你以为他是个瞪人一眼就把人吓得尿裤子的枭雄。
但在北椋王府,他是一个瘸腿弓腰的富家翁,对孩子溺爱过了头。
再比如储禄山。
他在小说里的形象更恶劣,圆得像个球,因为他锦衣玉食,作风奢靡。
平生最喜欢两样事。
娶老婆、杀人。
但凡他看上的人,没一个不被他强取豪夺进府里;但凡得罪他的人,没一个不被他残忍虐杀。
他看起来是头只知道享福的猪,实则掌管北椋特务机构,心思深沉,手段歹毒。
这样的人,你以为他对徐凤年的讨好是伪装,但他却真的是对徐凤年最忠心的人。
原作者烽火戏诸侯,特别善于用这种极端矛盾的性格来塑造人物。
也特别擅长塑造这些矛盾人物的高光。
《雪中》写得最好的场景在大雪坪。
一个窝囊的书生,隐忍几十年,被家族冷落,女儿也看不起他。
爱了妻子一生,可妻子心里另有他人。
靠读书读成了圣人,一句 " 轩辕敬城请老祖宗赴死!" 杀了家族的老祖,解放了妻女。
真可谓大丈夫。
但整部小说融合的东西太多,越到后期越显得凌乱分散。
朝堂和江湖两边沾又两边都不靠,让它的逻辑从哪边看都有点不顺。更别说后期徐凤年开挂开到让人烦的地步。
再看改编。
剧版想以朝野权谋为主,快意江湖为辅。
让朝野权谋成为整部剧的骨架。
前十集说的都是这些弯弯绕绕。
北椋军中的矛盾,是支持徐凤年还是支持他弟弟徐龙象上位;徐凤年和徐骁义子陈芝豹也因此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