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设在北影厂里,让你以为跟北影厂有什么关系。
虽然两家公司除了承租关系外,就再没有任何关系,但名字上的相似,很容易让外人以为中视云投是背后的母公司。
第四,根据孩子情况量身定制方案。
孩子确实有些表演天分的,就很快通知你入选。孩子没什么天赋的,就把时间拉长点,隔上两个月再通知你,搞一搞饥饿营销。
面对不那么适合的孩子,直接夸反而让家长生疑,所以试完镜要先 PUA 你一下,然后再挑出孩子一点优点,表示看在是个好苗子的份上,愿意给你机会。
有几个家长听了不被他们的良苦用心打动,珍惜这样一个 " 来之不易 " 的机会呢?
一想到自己孩子可能成为下一个李兰迪或易烊千玺,别说两万九千八,就是九万两千八没准也脑门一热就交了。
如果你犹豫,那也没关系,人家立马强调,只在今天有效,营造出紧迫感,压根不给你思考时间。
我后来跟做演员的朋友聊了聊,她说正规的剧组基本不会一轮轮搞这种海选浪费时间。
现在的童星商业化运作已经相当成熟,每个选角导演都手握好几张童星经纪人名片,每个经纪人手里又握着一打童星资料,要选什么角色,只要从资料库里挑几个合适的去试镜就好了。
需要群演的,就会找圈内熟人孩子客串一下,内部就消化掉了。
试镜函虽然看起来有模有样,但圈内人扫一眼导演简历就明白了,全都是什么不起眼的剧组 " 执行导演 "" 副导演 ",基本就是 " 混圈子 ",查无此人的状态。
而且工作人员也没什么文化,基本就是个草台班子。
当然,最简单粗暴看对方是不是圈钱公司的方法,就是看它是给你钱还是找你要钱。
正经当演员拍剧,哪怕打个酱油,也一定是有酬劳的。即便真的拍摄公益片没有钱,那也不可能倒过头找你要钱。
就记住,往外掏钱的事一概不要干就行了。
那位爆料的读者说,这样的操作在童星机构里早就见怪不怪,是最常见的套路。
这家公司其实还不成体系,也不够 " 专业 ",坑也坑不了多少钱。
有些成规模的经济公司,大量聚集在燕莎、三里屯一带,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产业链,打着出国、去韩国当练习生等名义圈钱,那才是真的吃人不吐骨头。
少数有天赋的好苗子,他们会提供经费免费送去训练,剩下大量资质平庸还有明星梦的孩子,他们就圈上一大笔钱送你去 " 陪太子读书 "。
简言之,孩子要真是这块料,大把剧组等着送钱呢。不是这块料,你交多少钱也捧不出来。
这根本就是个无底洞。有些家长,明明经济条件一般,却给孩子投入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巨资,为的不就是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后 " 鸡犬升天 " 吗,这跟赌博有什么区别?
眼看孩子根本捧不出来," 砸 " 在了手里,这些父母心态都扭曲了,把怨气全部撒在孩子身上。
家长要想不被割韭菜,得从根上调整自己的心态。
首先,要对孩子有清醒认识。
做父母的很容易有滤镜,觉得自己孩子天下第一美第一帅第一可爱,实不相瞒我也一样。
但是你不能盲目自信,谁要吹捧你孩子,你先跳出滤镜想三秒,要清楚孩子是不是真能吃演艺这碗饭。
就算孩子真的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声台行表样样全能,要不要进演艺圈也需要慎重考虑考虑。
演戏如果只是玩一玩,锻炼锻炼是没问题的,给孩子留下一两段影像资料,将来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这也是为什么我并不拒绝真正的试镜机会。
大圣有个好朋友的爸爸小时候就做过童星,跟不少明星导演都合作过。他说自己之前是个自理能力很差的小孩,连鞋带都不会系,进了剧组后什么都学会了,成长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