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啥点可以理解是 " 事业心强 "。
但好死不死,
这个时间段偏偏和林云峰公司被传破产的时间吻合了,
破产不是一朝之事,
如果是真的,
可能很早就有所问题了,
所以徐若瑄早早复工的意义,
应该不止 " 事业心 " 那么单纯。
2016 年,徐若瑄在某节目上谈起老公情绪失控一度泪崩,
原因不明所以,
但和外传的债务危机,
貌似有点不谋而合?
甚至为了掩盖 " 某些事实 ",
徐若瑄否认 " 富商 " 和 " 破产 " 言论,
说老公只是 " 高薪上班族 ",
" 拍戏唱歌是自己的事业,
不管我嫁的人是谁,
到老我都会坚持站上舞台。"
OK,
暂不说徐若瑄这波回应怎么样,
看一下 2015 —— 2016 年间海运业的生存状况就懂了。
李云峰经营的马可波罗海业有限公司,
主要经营船舶租赁、海运、造船等行业,
包括运送煤炭、铁矿石等物品,
说白了就是国际贸易中运输那一环,
主要业务地区是东南亚,
分别在 2007 年合 2009 年在新加坡交易所创业板合主板上市。
这行业在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时期,
确实赚钱,
最厉害时,李云峰的公司估值 6 亿 rmb,
入选全球 100 大杰出华人商业领袖。
但这个时候的李云峰有妻子和两女儿(左一右一),而非徐若瑄。
2011 年,李云峰公司实力开始下滑,
原本计划申请发行台湾存托凭证,
因为没找到投资者,
不得不自行撤回申请。
除了经营不善,
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大环境不好,
绝大多数航运业绩严重下滑或破产。
比如国内的金辉集团,
3 个月内出售了六艘船,
干散货运租金下跌,
导致太平洋航运半年亏损 4980 万美元,
呼吁业界不要再建新船,
以减少损失,
中远航运业绩下滑 98.9%,
还有更夸张的,
在这些业绩下滑的国内海运公司之外,
很多国际航运集团直接倒闭,
韩国大波航运公司和韩国三普航运公司,
日本第一中央汽船株式会社,
印度 Mercator,
丹麦 Copenship,
也就是说,
作为三大运输之一,
航运渠道确实不可或缺,
但投资巨大、不容易短时间内更新迭代,
加上经济危机后劲没有彻底消除,
大宗商品需求量下降,
航运业下滑也变得合理。
所以话又说回来,
虽然李云峰的马可波罗海运市值 6 亿 rmb,
但总不能卖了套现,
况且业务骤减,
船只定期维修保养、人工等开销并不骤减,
资金缺口高达12.7 亿 rmb,
12 个月内到期的债务9.1 亿 rmb,
这么一算,
再结合这两年女明星(主播)的税务金额,
这 6 亿,
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由此推断,
李云峰债务危机合情合理。
2018 年左右,
李云峰宣布 " 熬过破产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