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影像作品《南海姑娘》导演陈佳妮在创作时使用了很多如日记、家庭影像等不同的媒介素材,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家庭中三代女性不同的生育观念。谈及短片时长和创作方法时导演表示 " 作为一个短片,在创作中我没有主动规划时长,而是根据内容和节奏感刚刚好达到的,它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提及短片与长片的区别,《捉迷藏》的导演关天觉得短片要追求的东西受到时间等各方面的限制后,比起长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更重要的可能是形式上的探索。在他的影片里,为了 " 营造起内心的感受和主观现实之间的关系 ",三块竖屏拼接为一整个画面,把小孩子眼中的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奇妙地放在了一起。
同样以分屏的方式呈现的作品还有入选艺术影像单元的《重返桃花源》,影片三位导演合力通过实拍影像、动画素材等内容,画面整合以三屏叙事为介质讲述了一个在现代都市中人们面对生活的窘迫情境,重构了一个当下的现代神话寓言故事。
影片的三位导演在创作时的协作方式也较为特别,在疫情期间,他们全程通过线上合作完成了这部短片,骆煜超介绍到:" 影像也可以反映出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状态。" 彭浩旻导演也补充道," 合作中,我们三个人像是在合力扮演一个人的不同人格。"
影像之外,短片怎样与观众对话
在短片成为影像之前,它们可能是创作者的自身经历、对社会事件的一次触动、甚至只是梦境里一段模糊的记忆,只有在成为影像、抵达观众之后,这些创作者们的自我思考才拥有更多可能。那么,应当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可能?
在著名电影人焦雄屏与兔狲文化创始人袁哲看来," 如今的各类视频、流媒体平台日渐增多,传统影视行业的一种垄断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打破。" 同时数字影像设备的成熟发展," 观众可以通过短片制作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抒发自己的内心表达。"
实验电影导演雷磊却对于创作者与观众的关系提出了另一种观点:" 有没有可能不要给作品太多的注解,把图像解释的权利还给观众。" 他认为在如今,艺术家和观众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创作者可以自由地创作,选择在哪与观众见面,观众也可以自由选择要去哪里观看,这是非常美妙的一种状态。
当一个短片节已经充分地将观众纳入讨论之中,又能否真的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景,与观众更加紧密直接地对话?Minute 的答案是一场 " 灵感市集 "。
【灵感市集】经过一个多月的项目征集,选拔出 7 位创作者带着他们的短片创作计划入选本次灵感市集,七位导演面对观众进行了项目 pitch,讲述他们的创意灵感,分享创作思考。
项目《毒药猫》的导演关天在上台前有一些紧张," 台下坐着的可能就是我的片子以后的观众,找到他们在乎的兴趣点,这其实是个挺难的事儿 ",区别于传统概念中的创投平台,台下的观众并不由行业资方组成,创作者们也不必讲述制片计划、回收渠道、主创阵容,只要以最简单质朴的方式,通过故事本身寻求观众的共鸣。
每一个观众都是这些导演们潜在的 " 投资人 ",Minute 组委会设立了五万元【灵感奖金】,在 pitch 结束后,现场观众将拿到两个投票球,把球投入自己最喜爱项目的票桶里就可以为项目赢取一份奖金,在这样的设置背后,是主办方对于短片创作链条中可见困难的一次回应。
" 短片创作者们目前多数只能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完成制作,作品经历电影节等专业领域的评价后,最终也只能自己上传到视频平台,很难谈及回收与市场发行 "Bryce 这样形容当下的短片市场," 灵感市集其实就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一点鼓励。"
在主办方的规划中,未来将展开与包括艺术机构、流媒体平台、分众媒体的多项合作," 期待各类短片创作者们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作品表达的分发渠道与创作机制。"
在谈及短片节是否希望与长片电影发生更加紧密的连结,以及是否希望助推短片创作者们更好地走向长片创作之时,主办方给到了毒眸一个预期之外的回答," 在可见的一段时间内,Minute 都将只聚焦于短片领域的发掘与讨论。至于长片,已经有很多地方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