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选择回归小人物的生活,还是和从前别无他样。
屌丝逆袭的剧情,总能戳中观众的爽点。
但开心麻花错就错在,不只是这部电影,大部分电影都选择走同样路数。
在《夏洛特烦恼》的成功之后,几乎拍一部扑一部。
拍腻看够的剧情,观众也不再买账。
国产喜剧太难了,良莠不齐的影视圈怪象越来越严重,好作品凤毛麟角,隔个好几年才能出现一个精品,而烂片却遍地都是,一抓一大把。
观众呢?
每次期待,每次落空。
即便喜剧行业始终有观众有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行业在走下坡。
喜剧演员的缺失。
一旦成为喜剧演员就意味着戏路受限,没有几个演员愿意一条路走到黑,如今叫得上名的喜剧演员也就贾玲沈腾,所谓真正获得认可的也只有一个张小斐。
喜剧行业的堕落。
标准化角色、标准性故事导致喜剧圈门槛越来越低,各种粗制滥造的喜剧电影也大规模捞钱。
例子比比皆是。
张嘉益闫妮的《玩命三日》,低级趣味的剧本,老戏骨颜面扫地,豆瓣 4.1;
李治廷白客的《合法伴侣》,剧情抄袭还卖腐消费同性恋群体,豆瓣 3.4;
周冬雨魏晨的《迷妹罗曼史》,浮夸低智的烂片吐槽都不知从何说起,豆瓣 2.9;
……
但扒叔仍旧对国产喜剧电影抱有一丝希望,电影院需要欢笑。
尤其是这部《李茂扮太子》。
毕竟在国产喜剧电影类型中,它,几乎销声匿迹——
古装喜剧。
那些年港片的辉煌仍然历历在目,《东成西就》《笑八仙》《花田喜事》。
典型的还有周星驰,古装喜剧基本占据他作品的半壁江山。
《九品芝麻官》《唐伯虎点秋香》《武状元苏乞儿》……
而回归大陆,无论是剧本还是制作都是大打折扣。
叫得上名字的也就只有《捉妖记》《道士下山》,绝大多数都是那些烂到无力吐槽的网大。
什么《春光灿烂猪八戒》,什么《济公之英雄归位》,真是 TM 堕落。
回到《李茂扮太子》。
扒叔也找不到夸出口的优点,主题全靠台词,生怕观众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堆砌成灾的段子像是在挠观众脚心,彷佛告诉你笑就完了,管你是怎么笑的。
周星驰曾经在采访中说过:
他拍电影都是按正剧来拍的,但是观众却觉得是喜剧。
所以他的电影值得细细琢磨。
第一遍看是喜剧,第二遍看是悲剧。
小人物底层的挣扎,只不过是通过无厘头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来,这其中关键的是创作者的用心。
喜剧片要想做好,绝不仅是搞笑就够了。
笑点要合乎情理,剧本要言之有物,拍摄要真情实感。
为了圈钱的喜剧电影,其实是在伤害观众,总有一天小丑在哭,观众却再也笑不出来。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但希望国产喜剧不要成为中国电影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