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电视剧王国怎么一步步走到这一步的呢?
原因太多了。但今年 50 周年台庆现场,阿姐汪明荃说的一句话,点出了无线衰落的一大原因:
如果公司工资可以加多一点,休息时间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山头文化少一点,一定可以留到更多人才,士气更加高涨,我们可以好自豪地讲我是来自 TVB。
山头文化,一直是 TVB 多年来的痼疾。
而山头文化的必然产物就是奖项成为各大山头分猪肉的产物。
当年无线颁奖礼经常听到 " 多谢 Tommy(梁家树)、多谢珍姐 "。因为当年高层自是有自己旗下的人马,古天乐、罗嘉良、宣萱和陈慧珊等人属于梁派,陈豪、马浚伟和杨怡等人属于曾派。
90 年代的梁派势头更猛,打造出《创世纪》《寻秦记》和《妙手仁心》等好剧。
后来古天乐、罗嘉良和陈慧珊先后离巢,梁派势微,曾派出头没多久,新的势力划分又开始了。
内部征战不休的结果是许多艺人心生疲惫,陆续出走,大牌监制如《妙手》系列的邓特希、《金枝欲孽》的戚其义等也接连离开,无线制作每况愈下,好剧越来越少了。
看看今年的无线台庆剧翻拍版《十月初五的月光》,就知道今天的无线创作水平倒退多严重。
观众流失之下,2018 年,TVB 首次出现 30 年来的首次亏损,此后三年都是亏损状态。
曾志伟出任无线电视台总经理时说:
" 我打算把这么多的山变成一座大堡垒,让无线电视成为人民的军队,一起把事情做好。作为这个行业的和事佬,我应该没有问题。"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这届颁奖礼看情况有变好吗?我的感受是更糟糟了。
谭俊彦得视帝真的没有场外因素吗?林夏薇击败钟嘉欣,和她身后庞大的家族没关系吗?
港剧衰落的根本是环境变化,香港不再有压倒性的繁华优势,整个港娱的影响力都在下滑,但 TVB 自己争气吗?
今年来给视帝颁奖的是林保怡和欧阳震华,他们都代表了老一辈 TVB 剧里最好的部分:特有的烟火气以及演员生活化的表演。
这届演员够班接班了吗?好不容易有部《星空下的仁医》又在本届颁奖礼吃白果了,那是不是以后都拍《七公主》这样的平庸作品就能拿大奖了呢?
所以这样的结果才更让人唏嘘,
港剧就像你青春时爱过的人,长大后再看他固然是时过境迁,但没人希望曾经爱过的人,变成后来的颓废模样。
奖项只有颁给让大家都服气的人和作品,年年岁岁积累下来,奖项和奖项背后的品牌才有公信力;烂演技得了大奖,那就是大奖蒙羞、无线之耻。
山头文化之下,再多错乱的奖项也无法令水准有限的明星变成挑起港剧大梁的人,口碑比奖杯更珍贵,钟嘉欣该得到的口碑都已得到。
不过 TVB 再不争气,爱它的人也只有忍耐,就像多年媳妇熬成婆的陈自瑶上台说的:路好难行,我会继续行下去。
只是不知道,这条路,还能一起走多久。算了,做人嘛,最重要还是开心,我去给自己煮碗面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