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麻烦不断的中年生活磨平了他所有的文艺细胞。写诗是不可能写诗了,平时丁美兮发火,他负责灭火,口头禅是 " 麻烦就像糖葫芦 / 吃饭,得一口一口吃 "。
为掌握女儿早恋情况,他运用间谍手段,跟踪、监听,操碎了心。看到女儿的内衣出现在小男朋友家里,正在执行任务的李唐像所有父亲一样怒不可遏,狠狠捶了这个混小子的玩偶一顿,又拍拍它,把它放回原处。
看到女儿抽的烟,他自言自语道 " 小屁孩还抽烤烟 ",带着一点中年人的无奈和苦涩——
为了节省开销,他不得不戒烟,生活和任务的压力全靠意志力硬撑。
间谍也要为国家贡献二胎。
在外面跑车,他也尽受窝囊气。
单位要求司机自己掏钱换专车,他没钱,跟领导一通发火,没人理他。临了,他怒气冲冲薅走了桌子上所有矿泉水,做最后一点无用而愤怒的抗争。
看到国家对公民举报间谍的奖励金高达 50 万,又看看自己每天挣的那么点零头和上级的空头支票,李唐甚至忍不住动了自己举报自己的心思。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看李唐丁美兮与 " 没钱没事业孩子还不听话 " 的中年危机斗智斗勇。
他们俩的闲聊总是能在间谍任务和李小满的教育问题之间自如切换,间谍和普通夫妻的身份转换得那叫一个顺溜,可见两人拥有足够的默契,也拥有足够多足够真实的麻烦,与隔壁的《小敏家》一对比,更显出本剧有多么接地气。
《对手》哪里是谍战剧,分明就是一部披着谍战外壳的生活剧,而且还充满幽默精神。
日常生活的片段中总会蹦出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台词,它们来源于编剧对生活细致的观察。
比如剧中另一个重要角色段迎九,她是国安专案组组长,致力于与各色间谍斗智斗勇,工作认真乃至于拼命,忙起来完全顾不了家,养老育儿的责任全靠丈夫陈华打理。
一次她来儿子的学校查案,不料在老师办公室偶遇儿子。儿子见到妈的第一时间是恐慌,慌的不是被请家长,而是——
是不是奶奶死了?
同样是亲子对话的场景,李唐和丁美兮预感到自身难保,准备以去武夷山看日出为由,带着李小满连夜跑路。李小满莫名其妙,吐槽爸妈太过疯狂。李唐突然坐到小满面前,十分认真地按住小满的肩头说,我们要的不就是疯狂吗?
至于这对间谍夫妻常常把 " 有事找警察 "" 大陆有医保 " 这样充满反差的话挂在嘴边,更是喜感十足。
这种让人拍腿叫绝的小细节不胜枚举,它们总是能够通过简简单单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传递出丰富的信息量。
然而,跳出来看他们的生活,又会发现那些会心一笑的幽默充满了悲剧意味。
段迎九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李唐丁美兮是大时代下小人物命如草芥风中聚散。
《对手》给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充满了细节,它以残酷而温情的笔触拿捏住了人到中年的精髓。
那些分贝再高也遮掩不住的力不从心,那些崩溃后又不得不收拾好自己的隐忍,那些明知希望渺茫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前走的身不由己,普通中年人的窘迫与李唐和丁美兮的间谍身份看似天差地别(毕竟我们印象中的间谍总是无孔不入无所不能),实际上却与他们的人生境遇不谋而合。
像每一对普通夫妻那样,李唐和丁美兮的日常对话总是发生在洗脚时、睡觉前和开车中。丁美兮喜欢抱怨对面的那只 " 大手 " 不管他们的死活,自己作为棋子整天惶惶不可终日。李唐总是默默接住这些抱怨,像吃饭一样,一口一口把这些抱怨吞进肚子。
有一段戏非常巧妙地展现了这对 " 假夫妻 " 的 " 同床异梦 "。
一天夜里,李唐发现丁美兮晚归,于是数了数家里的避孕套,发现少了一个,心下了然。几天后,丁美兮若无其事地抱怨起李小满早恋的事情,越说越担心,也数了数避孕套,下意识说了句 " 没少 "。这时,镜头给到李唐意味深长的脸,两人各自的复杂心情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