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谈心社
42 岁的郭京飞,再次凭借 " 中年人 " 的形象走红。
在《我是余欢水》里,他是落魄、隐忍,丧而心酸的中年人;在新剧《对手》里,换了姓名和身份,他成了 " 李唐 ",一个潜伏多年的中年间谍。
要把角色演活,演员需要把自己投进去,这些刻画细腻的形象背后,有着郭京飞的影子。
" 它是通过我的身体,通过我的语言出来了,我不可能脱离我自己。"
年轻时的郭京飞才华横溢,在话剧舞台上光芒四射。
上戏一毕业就被招进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09 年获得了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
2010 年后把过往归零,以新人身份进入电视剧行业,从《失恋三十三天》里的配角,到《龙门镖局》的陆三金,再到《都挺好》里的苏明成。
如观众所见,郭京飞把自己藏进了一个个窝囊的中年人里。大众通过他的思路、他的解读,去窥见不同角色的脉络与形状,表达喜与怒。至于角色背后的郭京飞,其实并不重要。
对于表演,郭京飞觉得它更像是一个手艺,一个行当。
如果说人生是一段甘蔗,郭京飞最听话的也就现在这一段了,他不再跟人或跟自己较劲,因为 " 长大了 "。面对行业的不确定性,他也非常坦然," 活着哪一天不是这样的?"
但他仍会努力捕捉那些作为演员的 " 幸福时刻 ",比如在塑造角色时所花费的心思,和对手演员的你来我往,以及一个美妙的创作环境。
以下是郭京飞的自述。
努力就是不减肥
我没有觉得《对手》这个戏特别好笑,它也不是一个悬疑剧。
它是一个讲中年人的戏,更多是讲中年人的无奈,像《我是余欢水》里作为 " 夹心饼干 " 的困惑。
当然,在表达方式上会运用到一些黑色幽默和悬疑剧的元素,这也是王小枪老师的高级之处。
要成为 " 李唐 ",我的努力首先是 " 不减肥 "。
把自己变成窝窝囊囊的样子,希望能够扎到人堆里,谁也看不出来这是个演员,那就对了。
仔细研读编剧的剧本,把编剧赋予人物的潜台词表演出来,这些都是我们上大学时受的训练。
但是长时间以来,这项能力可能已经退化了,或者说用不顺畅了。
但在这个戏里边,我跟谭卓还有颜丙燕老师,我们几个人都在重拾回最初接触表演所学的东西,也是表演逼演员该干的事。
这个剧本是有血有肉的。
因为写得太好了,我们必须努力地去靠近人物,不能让小枪老师失望——他这么用心地写了一个剧。
撇开这些,我其实不是一个生命力很强的演员;大部分的时间里,演戏只是我的工作。
上大学的时候和或者演话剧的时候,热爱过表演,但也就是一小段时间。
现在年纪大了,我觉得表演更像是一个我的手艺,我的一个职业,我的一个行当。
一个演员,不可能一辈子一直都能遇上能让你拿出所有能量去演的角色,话剧也是这样。一个戏,至少得演十几场,不可能每一场都能拿出最好状态,或者都能释放出强烈能量。
如果那样的话,消耗太大了。
不是说 " 疲惫 ",而是一种能量的分配,要在一个值得的戏、值得的团队里,才可以这样。
像《对手》,在塑造 " 李唐 " 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是拿出了这份热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