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一位巫师的一生总要经历两件事。被魔杖选中;以及,在两方势力中择木而栖。《阿兹卡班》担下了这一重任。阿方索 · 卡隆引出了小天狼星,在粉碎了霍格沃茨平静表象的同时,用最反转的口吻揭露了原来魔法界也有同麻瓜地球一般的政治与厮杀。对于《阿兹卡班》来说这是关于成年他们正在跨越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之间的门槛紧接着。儿童成为青少年最显著的变化——是的,是你想的那个。《火焰杯》一来,直接将《哈利波特》中绝大部分的 CP 凑齐,爱情线逐渐显山露水。有官方,也有拉郎。赫敏和克鲁姆,赫敏和罗恩,韦斯莱家族与芙蓉的相会,秋 · 张和塞德里克,秋 · 张和哈利,马克西姆与海格 …… 还有广为人知的德赫、哈赫、德哈 ……糖里也有玻璃渣,双子。在《火焰杯》里,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见老去的彼此。也是从《火焰杯》开始,《哈利波特》正式迈向了成人化阶段。因为伏地魔的回归。更因为塞德里克的死亡,使得主角团对魔法世界那种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憧憬被打破。" 孩子们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了。"而如果说之前的人物刻画较为扁平,从极致的善到极致的恶。那么随着大卫 · 叶茨的加入,从《凤凰社》开始再到《混血王子》。角色的成长与转变,终于使得他们可以从更多层次去被解读。视角也一再被扩大。从学校到魔法部,从魔法部到整个魔法界。而《死亡圣器》,主角团甚至根本都不在霍格沃茨了。但幸好。这所魔法学校所代表的真善美与邓布利多传达的信念并没有变成无根之萍。铁三角逃亡途中的种种反而证明了他们已从根本上继承了格兰芬多精神, 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巫师。远离了霍格沃茨。却也更是真正的邓布利多军。这不仅是孩子长大成人。而是真真正正,用十年的时间见证了一个世界的翻覆与其中人心的明灭。《回到霍格沃茨》。一百分钟,也才只是将八部曲的主线反刍回味。别急。这才刚开始而已。02如果说《重回霍格沃茨》相比以往的采访而言有任何新意——那便是融合了更现代的视角,并站在角色立场重新出发的思考与沉淀。从前。大家聊起《哈利 · 波特》,习惯了直接将所有善恶归类分级。至于因由,无非是两点:血统与站位。因为你是纯血,所以成为食死徒是有理可循。因为你是混血,所以反抗纯血论也是人性使然。是格兰芬多所以你必定勇敢,想成为斯莱特林就得承担有色眼镜 …… 而其中每个人的生平走向与情感波动,都因为这些巨大的标签而选择性隐身。但别忘了。霍格沃茨之所以是霍格沃茨,正是因为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