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工团时的张小斐
母亲王桂香比女儿还要激动高兴,心想女儿从小跳舞吃的苦没白吃,可是她的心愿落空了。
生活在经验里,可是命运于个人而言,没有经验可谈。
千禧年开始,文工团同东北计划经济那般,经历了阵痛,逐渐在时代变迁中湮没。
张小斐这位文工团的一员,成为被抛弃的群体中不起眼的失落之人,她开始另谋出路。
2005年,张小斐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与杨幂、袁姗姗成为了同学。
2005级 北京电影学院 表演班
那时的张小斐还不是边缘人,在北影成绩数一数二,在表演上,她是有天赋的。
读大二那年,她出演了人生的处女作电影《烽火岁月》,出道的第一部作品没有为她的演艺生涯打响声名。
2006年电影《烽火岁月》
林小童(张小斐 饰)片段
随后,她出演了电影《大饼的莎士比亚》,在影片中饰演到山村学校支教的女大学生。
在之后的很多影视作品中,张小斐饰演的角色都拥有相似的朴实气质,不停地在抗战、农村题材的年代剧里打转。
这注定与靠仙侠剧出道的杨幂,之后要走上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从北影毕业后的几年里,张小斐过得非常惨淡,从拍戏赚不到钱到无戏可拍,有次实在饿得不行了,都记不清上一顿饭是什么时候吃的。
饥饿与痛苦交错盘旋于张小斐的年轻生命中,无人问津。
她形容当时的自己就像是早餐摊的一屉包子,毕业的一刹那还是冒着热气的,但天凉的很快。
最后为了在北京生存下去,她放弃了自己的电影理想,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成为一名主持人。
周边都是老艺术家,姜昆、冯巩、巩汉林......
更为重要的是,张小斐遇到了改变她一生命运的女孩——贾玲。
"和我一起演喜剧愿意不?"
"我愿意呀!"
两人首次合作是在贾玲自己排的小品《女人的N次方》,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缺一位助演,贾玲想起来团里有一位美女主持人,是北影表演系。
自那之后,只要是贾玲出现的地方,就有张小斐,在《欢乐喜剧人》上,贾玲不惜扮丑做配角,让张小斐展露才华。
张小斐开始搭档贾玲,在喜剧领域寻求突破,也数次登上春晚舞台。
张小斐与贾玲,出演小品
2015年,她与冯巩出演小品《小棉袄》,扮演的是一对父女,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暖心故事,那是张小斐的春晚首秀,她自此开启了自己的喜剧生涯。
张小斐与冯巩,春晚出演小品《小棉袄》
自那之后,张小斐成为春晚的常客,也成为贾玲的固定搭档,因多次出演以相亲为主题的小品,她拥有了一句顺口溜:"高跟鞋,大长腿,相亲狂魔张小斐。"
张小斐,其实蛮酷的。
她打破了"美女演不了喜剧"的桎梏。
她作为小品界的"颜值天花板",在喜剧领域名气很大,可是距离张小斐的电影梦,过于遥远。
在表演界,有这样一种不成文的看法:
"演话剧的看不起演电影的,演电影的看不起演电视剧的,演电视剧的看不起演小品说相声的,演悲剧的看不起演喜剧的。"
在《我就是演员》中,张小斐的自我介绍里,有一条这样写道:"非常希望可以撕掉喜剧演员的标签。"
简简单单一句话,折射的是张小斐内心的无奈与苦楚。
走下舞台后,她的名字还是会很快被人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