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悲惨,却又谦和忍让。
可以说,是金庸笔下少见的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越理想的角色,就显得越不真实,越难演。
再加上他处处开金手指,处处吸引绝世美女的稀有体质,堪称金庸小说里的第一男版玛丽苏。
稍演得不好,就容易让人生厌,以为自己不是在看什么金庸武侠,而是在看琼瑶戏。
所以,扮演张无忌,不仅要帅,要少年感。
还要情感丰富,细腻,演技自然,路人缘好。
过去的几版张无忌,基本上都不算完全贴合原著,而是演出了各自的特色。
李连杰演张无忌时刚刚三十,面目清秀,英气十足。
打起招式来又飒爽利落,身形上可谓最接近角色。
而电影也有意削弱了感情戏,强化了动作场面,让李连杰的优势得以发挥。
这一版更有意思的处理在于,削减了张无忌的懦弱与天真,反而有点突出他在登上教主之后的黑化属性。
让这个自小父母双亡,备受欺负的角色,多了一点残酷真实之味。
这种处理是比较有颠覆性的。
早年几部电视剧中的张无忌,都比较强化他的谦和中庸,优柔寡断。
比如,最早一版电视剧里,张无忌由郑少秋出演。
30 岁的郑少秋,帅是真帅,演起一个让美女团团转的角色,说服力极强,也不让人讨厌。
但可惜,秋官还是有些太过文雅,不像是一个吊打大流派的绝顶高手。
《倚天屠龙记》1978 年
多年后,梁朝伟也曾挑战这一角色。
伟仔的情感戏那没的说。
对于张无忌身上那股优柔寡断左右为难,把握得还是比较准的。
只是当时才 24 岁的他,有些太稚嫩,显得毫无锋芒。
《倚天屠龙记》1986 年
还有两部台版《倚天屠龙记》。
一版是刘德凯。
虽然也只是三十岁左右,但看上去还是太成熟,和形象差得比较大。
现在提的人也比较少了。
另一版是马景涛。
这部 1994 年的《倚天屠龙记》成为了中国台湾地区当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
同时,这也是第一部内地播出的《倚天屠龙记》电视剧。
对于许多内地观众,这是在荧屏上看到的第一版张无忌,所以留下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当时的马景涛正是当红小鲜肉,帅气逼人。
而且台式的琼瑶苦情戏和偶像爱情戏,用来演绎张无忌的悲惨身世和爱恨纠葛,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唯一让人不适的,是马景涛用力过猛的咆哮式演技。
不咆哮还好,一咆哮就离张无忌十万八千里。
《倚天屠龙记》1994 年
从形象上看,李连杰和马景涛,可以算是最接近原著本身的。
所以后面的张无忌,也基本上不敢对这两人挑战。
2001 年,TVB 版出乎意料地采用了「师奶杀手」吴启华饰演张无忌。
虽然是公认的大帅哥,但开播之初还是遭到不少非议。
吴启华本来长得就比较成熟,再加上当时已经 36 岁,算是历任张无忌中年纪最大的一位。
这版张无忌一度遭到很多人的吐槽,据说就连金庸都不太认同。
好在吴启华演技靠谱,用优秀的表演弥补了形象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