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不过是个历史的诅咒。
这从不是巨人与人的战争,是人与人的战争 ……
《巨人》不加修饰地提及屠杀的可怖,战争的哀鸣,自由的呐喊,阶层的隔阂。
那些人类动摇的极端情绪,和着巨人震慑的脚步声,在观众的心里不断激荡回旋。
《巨人》探讨人性、历史、命运,所有宏大的命题。
当然,这只不过是《巨人》迷人的一部分。
如果采访粉丝,《巨人》带给他们最大的触动是什么?
我想会有很多回答。
比如,配角。
《巨人》绝不敷衍任何一个角色,哪怕一个不重要的配角都拥有复杂的命运轨迹。
那个想要喝酒来退去恐惧的士兵吉尔伽,战斗在最后一刻,拿到了酒瓶,可里面却没有一滴酒。
那个仅次于兵长战斗力的米克,大喊着 " 人只有在放弃之时,才是败北 " 的嘹亮口号,不过只是加快了他命陨的悲剧。
还有,调查兵团的感情。
我第一次迷上《巨人》,是因为调查兵团。
看着他们第一次使用立体机动装置跃到空中,看他们第一次拳头锤胸喊出 " 献出心脏 " 时,篝火映红了他们的脸。
他们激昂的斗志一次次被点燃,不屈,不败。
可就是这样璀璨的故事,在结尾霎时熄灭。
谏山创给了所有人都没料到的结尾。
当初他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也是权游粉,能理解粉丝的感受。
结果就是,他创造了一个比肩权游的结局。
>>> 下文涉及剧透 <<<
>>>123-139 话——快逃,垃圾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用《哈利 · 波特》的方式讲,就是哈利回到过去促使伏地魔杀死自己父母。
用《蝙蝠侠》的方式讲,就是布鲁斯 · 韦恩回到过去收买小偷在巷子里杀死他爹妈,然后猫女杀了蝙蝠侠。
《巨人》的结局一言以概之:
艾伦的巨人之力让他看到了未来与过去,他纵容巨人吃掉了自己的母亲,然后发动 " 地鸣 " 灭世,最后三笠杀了艾伦。
这一系列操作,比龙妈屠城还惨烈。
理论上,这样的结局确实形成了一个蛇衔尾的因果逻辑闭环。
如果母亲没死,艾伦就不会燃起斗志,没有燃起斗志,就没有巨人奥秘、艾马之争等一系列的事。
看到过去的艾伦,也只能纵容一切的发生,否则巨人的悲剧还会世代重演。
必须由他来结束这种轮回。
只是,这个 " 因 " 充满了伦理意外和情感 BUG。
一个心智健康的粉丝多半会接受不了。
尤其弑母这一点,它从根源上动摇一个主角,一个故事的全部基底。
意味着,之前的所有全部是一个笑话。
一直以来粉丝们痴迷于谏山创的 " 反转 "。
它不单单是情节的反套路,更是视角的转换。
好人不一定好,墙那边不一定是天堂。
所以,我们获知莱纳、贝尔托特和亚妮是叛徒时,获知马莱国的历史曾如此凄凉时,都是强烈的冲击。
但 139 话的结尾,让一切归零。
也就让整个故事的核心 " 献出心脏 " 显得荒唐可笑。
艾尔文团长的牺牲,兵长部下的牺牲。
全部没有必要,没有意义。
关键是,这样的设置并非空穴来风,谏山创早就做好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