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刀贰
提到童星,开山鼻祖就是释小龙了。
锃亮的光头,水灵的大眼,一身少林寺服,几乎是一代人的记忆。
但大家却将他称为现代版的 " 伤仲永 "。
这个机灵的小鬼,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呆萌的样子俘获不少观众的心。
和他一同成名的郝邵文,凭借憨态可掬的样貌,同样在娱乐圈冲出一片天。
罐头上、包装袋上、电视中,处处可见释小龙代言的广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爆红之后,无论是郝邵文还是释小龙,都杳无音信。
好似在娱乐圈销声匿迹一样,再也听不到消息。
最近有网友发现,郝邵文开始直播带货了。
果然宇宙的尽头是带货,连曾经的童星也无一例外。
他身后没有团队,也没有经纪人,就简简单单地开着自己的直播,观看人数寥寥无几。
过去叱咤在影坛,而现在却无人问津。网友感叹,或许是童年把好运都用尽,才会落得如此地步。
释小龙的命运也出乎意料地和郝邵文一致,现在的他也没好到哪去。
现实残酷,时光无情。20 多年光阴转瞬即逝,人的一生也难以预料。
从童年千万影酬、顶流武打明星,到如今被观众遗忘,被名利场抛弃。
释小龙的人生,可以说是 " 成也在父,败也在父 "。
仔细了解他的人生历程,才知道这坎坷又曲折的道路,是异常艰辛。
一、
他出生,就和少林寺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8 年,他出生在河南登封,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父亲陈同山开着一家武术学校,曾是少林十八金刚之一。
如此荣耀在身,怎能不让儿子继承衣钵?纵观无数明星,成龙、李小龙 …… 名字里都带有龙字。
陈同山便给儿子取名 " 释小龙 ",里面的寓意,也是不言而喻的。
也许是自己已经足够优越,所以那颗望子成龙的心,更加迫切。
在释小龙还不会走路的时候,陈同山就给了他一副拳击手套。
小小的他还不知道这庞然大物是什么,命运早已被父亲安排。
陈家世代接触武术,释小龙才两岁,父亲就让他先入佛门,开始习武。
释小龙连世俗和凡尘都还未接触,就被强制性地拜入释永信门下,成为一名俗家弟子。
作出决定容易,坚持决定却难上加难。陈同山先是领他剃了光头,摆出入门的态度。
然后拜师改名,从 " 陈小龙 " 摇身一变,成为了我们熟知的释小龙。
光说不练假把式,父亲陈同山马上就成为了 " 魔鬼教练 ",训练程度一点不亚于运动员。
数九隆冬的天气,不到五点,释小龙就被拽起来练功。运动、热身、跑步、拉伸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一天是可以休息偷懒的。
只有在妈妈那里,他才能短暂地撒娇卖萌。而紧随其后的,就是父亲陈同山的棍棒。
公鸡还没打鸣,天还未亮透彻,释小龙就和父亲一个一个台阶比拼速度,穿梭在公共区域的柱子之间。
尽管他也体力不济,痛苦难忍,但他从不敢怨声载道,松懈偷懒。
小孩子都是顽皮的,古灵精怪的小子,常常跑着跑着就不见人影。
要么被路边的野猫野狗所吸引,要么就看到新奇的东西,走不动路,愣是要过去把玩两下。
每每陈同山找到他,都是一顿暴揍。这不听话的孩子,总是喜欢偷懒。
一来二去,释小龙被父亲吓得不敢造次,只好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在纪录片中,只要父亲抬手,释小龙就会下意识用手臂挡住脸。
这种条件反射,已然是经历了无数次暴打的自然反应。满满的恐惧写在脸上,不敢吱声。
不仅如此,陈同山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是给释小龙开筋压腿、下腰劈叉。
小小的释小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疼痛到麻木,也不敢吭声。
因为他知道,哭喊只会迎来更肆虐的暴力。
一个还未发育好的孩子,整日高强度地练习。父亲口中还喊着数字,这数字就意味着他劈叉下腰的时间。
只要释小龙哭得越凶,疼得更甚,父亲陈同山的声音就越洪亮,越亢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