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一切从快乐出发,不是病痛,不是负担。
——吴莫愁
《萱草花》一曲终了,吴莫愁已是泪流满面。
那时,她坐在观战间,看着舞台上一折动人的表演。
杨丞琳一袭白纱。
杨坤须发花白。
双杨用类音乐剧形式,演绎了一场深沉的父女情——
大婚之日,小小的姑娘长大了,穿嫁衣,染红唇,即将出嫁。
从此,她不再是父亲的小小女儿,而是他人妻,他人母。
千言万语,涌动在父亲胸中。但话到嘴边,什么也说不出。
唯有催人泪下的歌声唱着:
" 遥遥的天之涯,
萱草花开放,
每一朵,可是我牵挂的模样,
让它开遍我等着你回家的路上,
好像我,从不曾离开你的身旁 ……"
许多人感动不已,涕泪横流。
吴莫愁更甚。
她说:
" 如果我的父亲在的话,他一定也是那种情感。"
可是。
那个疼爱她一生的人,与她天人两隔,此生不复相见。
父亲离开的时候,吴莫愁 18 岁。
正是高考前一周。狼烟四起,人与时间对峙着,丝毫不敢放松。她梦想着,高考之后,回到家,见到父亲,一切就好了。
没想到,等待她的,是父亲的噩耗。
那个开着音乐的大蓬车,带她走遍中国的男人,
那个在她几岁时,就用诙谐的语言,把她当成小嘉宾请上台的男人 ......
再也不会睁开眼睛。
从此以后,父亲二字,成了刺骨的疼。
它潜伏在意识深处,不影响她生活,不影响她的升腾与璀璨。
但是,它让她不敢触碰。
只要触到,就会疼。
此后的每一次,不论何时,在哪里,与谁谈起,提到父亲,她都哽咽泪流。
她对自己说:不要哭。
脸向后仰,深呼吸,眼泪还是无法自控地奔涌。
她向在场的人反复道歉:"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 对不起 ......" 暗含羞愧。
怕被认为矫情。
怕泪水困扰了别人。
她的小心翼翼,令人心疼无比。
这人间,每一个浓黑的长夜里,都走过恸哭的人。
每一曲悲伤的歌谣里,都记录着 " 意难平 " 和 " 已失去 "。
她是幸运的。
父亲在她的灵魂里,留下音乐的种子。他教会她艺术的表达。
她在旋律中成长。
在悲伤来临时大声唱歌。
她带着父亲的那一份,活下去,唱下去。
2012 年,她在《中国好声音》亮相。
那时,20 岁的吴莫愁一袭白裙,长发。眼角微挑,又乖又野。
唱完以后,满座皆惊。
哈林问她:" 你跟谁唱歌?"
她说:" 跟我的爸爸。"
杨坤不知内情,跟着问了一句:" 爸爸现在还在唱吗?"
她忽然大笑:" 爸爸现在不唱了。"
" 不唱了。"
" 爸爸换我唱了。"
现场一片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