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应该没人想到这两个纯纯新人男团,将来的发展,会指向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前者经历几年黑红,成了近年内娱的男团天花板。
后者在几年后,代表韩流冲击欧美市场。
2016 年,限韩令开始,韩流被挡在门外。一大波中韩合拍片,积满灰尘,至今未播。
宋茜和 Rain 主演的《八月未央》播出无望
但台偶式微,韩流被限,对大部分人来说,已经无关痛痒。
因为此时,我们已经习惯了顶流横行的内娱。
它野蛮生长,满是活力。
一茬接一茬的新人涌出,很多人以为,这种混乱失序的热闹,会一直继续,不会散场。
但说过了,我们的感知,总是后知后觉。
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2018 年,偶像元年的繁荣,和影视行业的寒冬,前后脚到来。
两百多个男孩女孩,在台上大喊 " 我有不能放弃的舞台梦想,请为我投票 "。
于是,粉丝们一边骂资本操控规则,一边参与资本游戏,一次次为爱豆们贩卖的青春买单。
但花钱打投送出道的爱豆,走下舞台,转身就走进了横店的片场。
使得本就已经被侵蚀得面目全非的国产剧,越发雪上加霜。
这几年,我们吐槽了太多业务拉垮的流量、日渐离谱的剧集,看腻了,骂累了。
明星塌房的姿势也越来越千奇百怪,从私德败坏,到法制边缘。
一轮轮 " 限薪令 " 后,热钱逐渐退烧,大制作的潮水退去,流量堆砌的盛世开始崩盘。
于是,隔三岔五就有人感叹," 内娱完了 "。
是的,内娱崛起还没几年,就又要完了。
你看,《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披荆斩棘的哥哥》,红起来的,还是陪伴我们青春时期的那一群男男女女。
04 超女的张含韵、赴韩务工的孟佳、早年的台偶小花杨丞琳、《流星花园》的言承旭、《冲上云霄》的张智霖 ......
一切像是一个循环,回到了好多年前。
人们来了又去,浮光掠影中,最后留下来的,还是最初照亮我们的那一些故人。
但这时,没有大制作底盘的台剧,反而做出了越来越多的精品。
《荼靡》《我们与恶的距离》《俗女养成记》《想见你》......
贾静雯演完失去孩子的宋乔安,45 岁翻盘,拿到了人生第一座视后奖杯。
俗女陈嘉玲,会问自己:
" 几时忘记了这辈子很长,长到可以跌倒了再站起来,这辈子很短,短到没时间去讨厌自己。"
曾经的无脑傻白甜,突然变成了跟你我相关的现实回响。
而叩不开中国内地的门之后,韩娱转而在亚洲之外找到了新的生机。
BTS 在欧美拿奖拿到手软,《鱿鱼游戏》上线网飞,掀起全球的追剧热潮。
内娱开始复古,台剧早已创新,韩流换了赛道,一切的此消彼长,就发生在这四五年间。
一个月前,防弹少年团第三度拿到了全美音乐奖。
前几天,偶像选秀正式被叫停,从偶像元年到末年,只经历了短短四年的时间。
有人说,首尔的风吹不到北京了。因为它早已吹向了纽约。
也总有人说,内娱完了,但我们都知道,它的魔幻剧情不会落幕。
我们的少年时代里,曾住着同一群人。
那时我们都以为,青春不会散场,喜欢的人不会变,星辰闪烁,大家都有抓在手里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