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亦茗 图丨来源于网络
内娱小生想要转型,军旅剧是最理想的选择,既反映现实,又让人看得非常燃。
最近讨论热度比较高的军旅剧,就是刚收官的《王牌部队》。
对于军旅题材,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只有战场硝烟,很少表现情感。
《王牌部队》的不同之处在于:拍出了一个文绉绉的男生,是如何经过生死历练,变成名副其实的 " 王牌 " 的。
没有通篇歌颂的宏大叙事,也没有情绪上的过分渲染,而是让大家感同身受,跟角色一起成长。
每个角色都是复杂而多面的,在战火中实现个人成长。
特别是肖战演的顾一野,是串起整个《王牌部队》非常重要的一条线,肖战在剧里的演绎,让人眼前一亮。
平时肖战给人的感觉,更像积极阳光、清新明朗的青年。
无论是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日常,还是拍摄写真大片,都是很清爽、干净的。
而《王牌部队》里的顾一野,最开始是青涩的毛头小子,经过在部队的一系列历练,他逐步成长起来,到后来成为沉稳的军人。
顾一野后期的成熟、稳重 VS 肖战日常生活中的阳光、温暖,肖战能胜任跨度这么大的角色吗?
看完全剧,你会从顾一野在每个阶段的变化中,记住角色,忘了肖战。
第一个是性格。从初期的一腔热血,到后期的坚韧稳重。
顾一野是非常渴望做实事的,但最开始他还不够成熟,想得还不够周到全面。
被俘虏的时候,顾一野意识到,B 军要用火车把武器弹药运送到南镇,给二三四师来个猝不及防的突袭。
为了阻止 B 军的行动,顾一野和高粱商量,扒列车轨。
虽然因为他这样的举动,二三四师险中取胜,但却因为考虑不周,手榴弹是擅自窃取的,功不抵过。
遭到退兵处分的顾一野,才开始意识到冲动的代价。
他主动找师长,争取机会留下,可在师部外面站了很久,也没能见到师长。
争取机会和上级沟通: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在为当军人做准备。
顾一野好不容易留在部队,这只是第一道关卡。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意味着关关难过关关过。
野外拉练,很多队友要么中途放弃,要么是体力不支,可顾一野还是扛着非常重的包裹,冲到了终点。
第二个是心境。从初期的波动,到后期的稳妥。
顾一野出身将门,一开始出场,就带着点天之骄子的傲气。
为了心中的强军梦,他选择放弃高考参军,把好学的拼劲儿带到了军队。
他一直自修军事理论基础,新兵火车站上就在拿着理论书学习。
深知用实力才能证明自己,在训练中,永远是咬着牙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
因为 " 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 ",别人正常训练,他自己加重、加时、加码训练。
在军队中,顾一野磨掉了自己身上的锐气和执拗,也在关键节点不再气用事。
即便有父亲的这层关系可以保全自己,顾一野也从未选择父亲这条捷径来行使一点点特权。
一切自律是因为他要当最强的兵,要通过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进最强的部队。
第三个是处事原则。一步步变得成熟冷静,同时又游刃有余。
顾一野从普通的士兵到 " 王牌 " 的升级之路上,有几个关键节点,让他更有大局意识,也多了责任感。
禁闭室是顾一野想通的关键点,哼出的歌也是他面对艰难处境,做出正确抉择后、自我鼓励和肯定的自白书。
" 做英雄还是做赢家?" 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顾一野冲破迷雾,明白了军人必须选择做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