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对话后,顾一野懂得,要在战术上保留余地,说出真相,责任对半,而非一肩扛。
从此少年的意气在这里告别,迈向真正的军人。
而顾一野哼的歌,既是对自己唱的稚气逝去的挽歌,也是一曲注定孤独不被理解的战歌。
在军队学习到的动物园理论,也让顾一野明白,军队不能做动物园里的猛兽,所以后来把演习当实战,要时刻砥砺爪牙。
训练场上的顾一野像猛虎,生来倔强,有勇有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后面的混战中,9 连伤亡严重,张飞为保护顾一野,身受重伤,最终牺牲。
张飞牺牲后,顾一野主动去医院照顾张飞母亲,帮阿秀分担。
顾一野曾说过,班长是在他背上咽的气," 我得背着他,这是我的命 "。
出于内心的责任感,顾一野决定陪着阿秀,把孩子抚养长大。
这一系列的变化,其实非常考验演技,特别是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眼神、动作等。
前期的顾一野,不谙世事,眼神里更多的是,强烈的渴望,而到了后期,他眼神就发生变化,变得更坚定、更锐利。
顾一野和阿秀看电影那场戏,电影院里有人发现阿秀带着骨灰盒,上来挑衅,顾一野给了他重重一拳。
他慷慨激昂地,和围上来的人说明情况。
顾一野的情绪逐渐激动,眼神中也透着刚毅和愤慨,泪盈于睫,但未落下。因为他知道,使命比眼泪重要。
在 " 魔鬼野练 " 中,好不容易到达终点,却又看着车 " 飞 " 走了,顾一野的野性瞬间被激发,追着车子往前跑。
气极而笑后,跌倒了又爬起来的坚韧让人动容。夕阳下拉长的身影,有种孤胆英雄的壮烈。
顾一野有过很多笑容,淡然的、和煦的温暖的,而这一次,是激人向上的,绝境逢生的笑。
这次的笑带着突破极限的的倔强,又带着几分不服输的狂。是军人的本色,也是男人的蜕变。
在部队的每一天,都意味着不间断的考核,只有真正的勇者才能过关闯将、快速成长蜕变。
当阿秀未能和张飞班长当面道别,顾一野骑着摩托载着她与老班长告别。阿秀身着红裙,一路跟随,让老班长放心,家里一切有她在。
这一幕深深刻进了顾一野的心头,让他明白什么是 " 家国情怀 ",人民与军人两者紧紧相依,百姓的拥军爱戴也让他看清了自己身为军人的责任。
在奔赴战场时,每个人写下了决心书,只有顾一野留下的是遗书。
遗书的开头这样写道:" 本人一腔热血,来自父母。如今国家需要,本人不敢自留半滴 ",在众人的错愕中,顾一野起身离开,眼神里一片决绝的坦然。
大丈夫马革裹尸还,从顾一野当兵起的第一天,就把自己交给了国家。
肖战能把握好顾一野不同的情绪状态,也是因为在前期做了很充分的准备。
之前释出的花絮里,肖战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手里拿着枪,在既定路线反复来回走,找到最合适的姿势,把动作做得更精准、更到位。
连这部剧的导演刘岩,也在采访中肯定肖战,把顾一野这个角色演得 " 入心入骨 "。
都说 " 职场如战场 ",因为肖战对角色的投入,让观众在军旅剧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看着顾一野一步步的成长、蜕变,就像是在看自己在职场里打怪升级,能触发自己相似的经历和心境。
最开始处于新人阶段的时候,也像顾一野一样满怀抱负,但逐渐会发现,理想虽丰满,但现实很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