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备用号,我们不走散 ↓ ↓
九霄龙吟惊天变 , 风云际会浅水游。
文 | 符琼尹
编辑 | 赵普通
20 年前的 1 月 18 日,何润东、赵文卓、蒋勤勤、陶红来到大、小 S 主持的《娱乐百分百》,宣传将于当晚在台湾中视播出的《风云》。
彼时的蒋勤勤还叫 " 水灵 ",偶尔会流露出台湾腔,被问起与赵文卓的感情戏时,她说:" 因为我们拍太多戏,拍三部了,还蛮默契的。"
五个月后,《风云》在内地首播,开始雄霸各个地方台。每集开头,是掷地有声的 " 风云!",随之而来的是金光闪闪的四个字 " 雄霸天下 "(后期则是 " 风云必胜 ")。在 " 风云吧 " 中,经常有网友回忆当年的痴迷:《风云》一开播,大家都齐刷刷地回家看电视。
这些曾经酷炫的设计,如今看来已经过时。当年坐在厚屁股电视机前的小学生,大多已是上班族。
《风云》开播 20 年后,依然有人怀念它。
金鳞岂是池中物
30 年前,逢武侠戏,必有打星。1992 年,香港导演元奎为了电影《新方世玉》来到北京体育大学,想寻找一个能与 " 方世玉 " 李连杰对打的反派 " 九门提督 ",打了一套通背拳、长相帅气的赵文卓就这样被选中。
电影拍摄期间,隔壁剧组的的徐克却正在为《黄飞鸿 4》发愁:前三部的主角李连杰不再出演,从东南亚寻觅来的新人武打戏又缺乏美感。陷入僵局的徐克逛到《新方世玉》剧组时,赵文卓的表现让他眼前一亮。于是,赵文卓被徐克借走,开始了白天演正派,晚上演反派的生活。
两部电影播出后,赵文卓收获了名气,也收获了与徐克的一纸合约,踏上了与前辈李连杰、于荣光一脉相承的 " 打星 " 之路。作为新人同时主演两部 " 大 IP",赵文卓踩中了香港武侠黄金时代的尾巴。
台湾也在被香港武侠影响着。80、90 年代,多部香港武侠剧在台湾取得了高收视,台湾的电视台也由此开始探索了武侠剧自制之路,并小有成就。
90 年代之前,台湾古装剧基本全在棚内拍摄,背景都靠张贴画来实现,1991 年,制作人选择来到内地北方的冰天雪地之中,实景拍摄《雪山飞狐》,呈现出优良的质感,收视率爆火。台湾制作人杨佩佩制作的《倚天屠龙记》于 1994 年播出,被誉为史上最好的金庸剧,得到了金庸亲自点头承认,之后的《新龙门客栈》同样影响力巨大。
杨佩佩制作的《倚天屠龙记》
" 武侠四大家 " 之后,江湖中又有了新的传说。《风云》作者马荣成曾在采访中表示,金庸与古龙小说对自己有较大的影响。而《风云》作为香港最有影响力的武侠漫画之一,又霸占了销量头榜数年之久。
那个年代的武侠剧,意义堪比好莱坞的动作片,作为商品销路广,作为内容产品又是行业尖端制作力量的凝结。一个武侠剧工业链的良性循环已经在港、台、内地之前流动——
千禧年之后,在这个武侠剧工业循环里,固有的环节正在崩塌,新的秩序正在构建,一股力量正蓄势待发。
一遇风云便化龙
在拍摄《风云》之前,台湾导演徐进良已成名数十年。他是台湾 " 学生电影 " 的宗师,也捧红了胡茵梦、彭雪芬等六七十年代的知名演员。1985 年后转战电视市场,制作多出脍炙人口的八点档连续剧,多次引发收视热潮。
新世纪之后," 日风 "、" 韩流 " 盛行,风向悄然转变。变化也逐步渗透到了剧集中,2001 年 7 月 , 改编自日本漫画《花样男子》的偶像剧《流星花园》播出,刷新了台湾收视纪录,主演集体走红亚洲。
这些变化让徐进良忧心不已,他决定以实际行动对抗浪潮。" 韩剧、日剧在台湾抢走收视率后,电视台都把制作成本缩减,可是这样只会令台湾的电视制作萎靡不振。"
他想,拍一部行销国际的大剧或许是个转机," 拍武侠片才有国际市场 "。在这样的预期下,3D 动画特效技术进入了他的视野。徐进良是学美术出身,对动画较为熟悉。" 如今影视遇到空前的困境,制作若加入 3D 特效技术才能带动产业,所以我就大胆的去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