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胆尝试 " 并非夸夸其谈,而是真金白银的实践。徐进良在采访中透露,《风云》一集制作成本达四百万台币,远高于同期其余武侠剧的投入。
在台湾中视的支持下,徐进良开始了招兵买马。
凭借电视剧《花木兰》在台湾爆火的赵文卓,成了主角第一人选。在后来的采访中赵文卓透露,片方本想让他出演步惊云,但这与他过往角色重合度太高,他更想挑战柔情的聂风。
赵文卓饰演的聂风
而出道 6 年的蒋勤勤早已走红台湾,在台湾八点档已经播出过五部作品。最初,蒋勤勤的是出演步惊云的妻子楚楚,但因为戏中聂风的情人 " 第二梦 " 和 " 明月 " 要求会武功,有刀马旦功底的她因此替换了角色,何润东还在花絮里开玩笑说,是赵文卓把蒋勤勤抢了过去。
走向国际的野心,也体现在演员的选择上。《风云》主演的配置相当多元:" 步惊云 " 何润东和 " 孔慈 " 吴辰君是中国台湾演员," 秦霜 " 王喜是中国香港演员、" 雄霸 " 千叶真一是日本演员、" 娃娃杀手 " 的扮演者中国娃娃组合里则有泰国成员。
虽然是台湾制作,剧组中也不乏香港班底,比如该剧的武术指导马玉成、范展鸿就是香港武师,花絮中也能听到粤语、普通话、闽南语等多种方言的混合。内地拍摄基地也初有雏形,《风云》的主要拍摄地就在浙江横店以及四川乐山。
《风云》在四川的拍摄花絮
这种杂糅,在 90 年代末、21 世纪初的国产剧里也是一道常见的风景线,韩国演员张娜拉、蔡琳、车仁表在这一时期曾出演多部内地剧集。内地制作方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熟,《风云》的出品方之一就有内地公司北京金英马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它还担任该剧的内地总发行。
彼时的港台剧,已经无法离开内地市场的支撑,从《风云》的销售数据就得以窥见。徐进良曾在后来的采访中透露,该剧收入近两亿六千万元台币,其中内地版权费就卖了近一亿元台币。内地观众构成了庞大的存量市场:2002 年,内地的电视覆盖人数已经超过 80%,人均收视时长达 179 分钟。
庞大市场的优势也在《风云》身上也体现了出来。那个年代,许多深入人心的剧集,靠的并不是上星卫视的辐射,而是在各个地方台的巡回播放。2003 年春节期间,《风云》正好在上海电视台,其结局收视率甚至超过了该地区的春晚。
《风云》结局
香港 IP 原作、台湾的制作班底、大陆的置景与观众——这部酝酿自 " 对抗日风、韩流 " 的剧集,无论在收视和收益上都大获成功。
20 年后,再无风云
《风云》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播出当年。
东北长大的朴熙向毒眸回忆,2003 年非典期间,学校停课后,同学们会分组聚到一起写作业。但大家聚到一起,就会打开电视看《风云》。" 当时男生会认领一个角色,步惊云和聂风非常抢手,我只好抢了无名。" 从风云贴吧的帖子来看,部分地方台甚至到 2009 年还在播出《风云》。
《风云》剧照
但徐进良 " 对抗日韩风 " 的心愿并因此没有达成,偶像剧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刷新《流星花园》收视纪录的,是另一部偶像剧《王子变青蛙》。2002 年起,台湾每年约有 20 部偶像剧产出,至 2010 年超过 200 部。阮经天、陈乔恩、郑元畅、林依晨……一大批台湾明星都从偶像剧诞生。
内地剧集行业也有了崭新的新气象,在 20 世纪前后迎来民营公司制作的热潮,进一步加速了剧集的产业升级。
2003 年 ,政府第一次向全国 8 家民营电视剧制作机构核发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风云》的内地总发行公司北京金英马也位列其中。从此,民营电视剧制作机构获得了与国有电视剧制作机构同等的法律地位,正式拉开电视剧产业升级的帷幕。内地电视剧由此进入了发展最快的几年。2003 年,剧集产量突破万集大关,两三年之后,就上升到了 15000 集,此后持续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