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两个段落,固然是导演精心突出的 " 戏眼 "。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拖慢了电影整体的节奏,与传统 " 超级英雄拯救地球 " 的主线产生偏移,让观众的注意力难以聚焦。
这也侧面证明——
《永恒族》是漫威电影进入新阶段的 " 实验品 "。
一方面,漫威 " 放权 ",让导演延续以往个人风格里的人文关怀,以及相对 " 文艺 " 的叙事风格。
另一方面,电影也确实在 " 娱乐性 " 上作出了更多尝试。
美学上。
它的色彩、光线、构图,都有着更浓重的 " 史诗感 "。
还有动作设计。
不同于以往任何漫威电影——
美队的真刀真枪,钢铁侠的酷炫科技,甚至《雷神 3》和《银护》的俏皮 ……
《永恒族》显得更加浪漫化。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尝试,同样关于 " 画幅 "。
电影中出现 7 分钟的IMAX 全画幅画面(1.43:1),基本都运用在 " 天神族 " 出现的段落。
在几乎铺满整个银幕的画面里。
体积是地球几十倍的天神族,与渺小的人类对比,压迫感和沉浸感是前所未有的震撼。
最后。
不得不提那段备受争议的" 广岛原子弹 "。
必须承认,这是电影制作时的重大疏忽。
尽管负责这一段剧本的日裔编剧解释过,他认为 " 是否应该向广岛投原子弹 " 这个问题的答案处于灰色地带,没有标准答案,但这一段落过于潦草地呈现在电影中,依然冒犯了不少人。
对此不少人已经批判过了。
所以 Sir 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去探索——
电影里这个桥段想表达什么?
第一层,当然是指向永恒族自身的愧疚感。
跪在地上的永恒族,是主角团里的 " 技术达人 ",千百年间向人类文明输出过不少先进的技术。
他痛哭,因为懊悔。
自己提供的技术,人类却拿来发起战争、自相残杀。
只是如此吗?
还是从 " 画幅 " 里找——
这段镜头几乎都是正常的 " 小画幅 ",痛哭的特写,永恒族之间的对话,以及眼前的废墟 ……
唯有两个镜头,运用大画幅。
一个,是开头原子弹产生的蘑菇云。
全景交代事发地点和时间,并不特别。
第二个画面,则意味深长——
对话结束后,镜头拉远。
永恒族成员悲痛地跪在满目疮痍的战场中央。
这一幕,除了悲伤。
还描绘出所有永恒族命运的共同轮廓——
孤独。
回看整部电影,这样孤独的瞬间还有很多。
永恒族重新集结。
见面后的第一句话:" 我们要回家了嘛?"
此时," 家 " 早已不复存在。
甚至,连 " 身份 " 也不复存在。
他们渐渐成为徒有一身 " 神技 ",却无法创造 " 神迹 " 的飘零人。
人类的爱恨,不属于他们。
天神族的理念,排除了他们。
自己坚持了上千年的信仰,原来只是泡影。
我以为我们是英雄
原来我们是坏人
这些英雄没掌声没舞台。
唯有孤独。
现在看,未免显得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