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十年,兢兢业业,家中的全部债务总算被还清,她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本存折。
也是从那一年起,她不再满足于演艺圈的发展,开始积极拓展副业。
副业有成
1991年为了让赋闲在家的妈妈有事做,蓝心湄开了家名叫Kiki的餐馆,主打川菜料理。
比起太多明星只出钱当甩手掌柜,或者拿名号当招牌宣传,对经营什么都一窍不通,蓝心湄则自上到下都在亲力亲为地操持。
▲ 从买菜到刷马桶,事无巨细她都管……
她的细心和贴心,让饕客们大饱口福之余多了一重心理保障,也引来陶晶莹、舒淇、黄乙玲等圈内明星的争相入股投资。
▲ 要赚钱,姐妹们一起赚,餐厅菜单上还印着舒淇的靓照。
蓝心湄的经营哲学,"做得长久永远比一时得失重要"。
她也的确是台湾艺人里副业做得最成功的代表,大部分的艺人做生意做个几年就以失败告终,有的甚至欠下巨款……比如我们之前聊过的罗姐罗霈颖(点此回顾),积累的千万身家因为开高档餐厅赔得满盘皆输,又不得不一切从头开始。
而蓝心湄的Kiki餐厅撑了29年,全盛时期开了10家分店,一直很赚钱,直到去年才因为疫情关系陆续结束营业,被迫关门。
▲ 她在ins不舍地说再见。
▲ 也有台媒报道,她将Kiki的股份转手于人后,又和宽姐(邱瓈宽)重新经营起新的"KitKit创意川菜",收留老员工,蓄势东山再起。
除了餐馆外,蓝心湄更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项投资是取得了Adidas在大中华区的代理权,从02年到09年,总获利两倍不止。
▲ 很多年前,台媒对她身家的估计就超过了15亿新台币。
还记得05年蓝心湄初上《康熙来了》,就被蔡康永指着Adidas的背心揶揄,"生意做那么大还要来打广告":
那次上康熙其实也是为了替开播一年多、又跟康熙同时段的《女人我最大》做宣传。
▲ 当时她还在为节目不上不下的收视率着急,大概谁也没想到,康熙都关停了好几年,女人还坚挺地活着……
说起接下《女人我最大》的时间点,正是在蓝心湄歌唱事业开始停滞,不再发行新专辑,手上主持的几档节目也陆续关停的低谷阶段。
▲ 用她的话说,节目收视率不好的时候,别说鲜花,连便当都没有。
她也曾萌生过退意不想再继续执着演艺圈,毕竟光靠副业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