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3年康熙十二年,清政府下令撤藩,吴三桂不同意,遂起兵反抗,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而后又因不得人心,节节败退,被康熙击败,公元1678年,吴三桂病逝。孙子吴世璠继位,康熙二十年,昆明被攻破,康熙下令清军入城,屠杀了吴三桂全...
转自:守疆老卒,墓葬的那些事 清孝陵是满清入关定鼎中原后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皇陵。孝陵的建筑规制完全仿照明十三陵的建筑规制,其建筑规模乃是清代帝陵中最大最全面最完善的一座帝陵。历代的清帝陵建造无不以孝陵的建筑...
田文镜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他身上有古代读书人的风骨,洁身自好,两袖清风,独善其身他的优点是一心为公、三观正、嫉恶如仇 ,但是同时这些优点也带来了做事激进,情绪化,不讲方法的缺点。所谓有利必有弊!而田文镜则是一根筋,只...
我个人感觉肯定是秦始皇……是他统一了华夏,平内卷,有人说的是暴君荒淫无道,可是你们知道吗他是一个唯一一个没有立皇后的皇帝。他的一生都在建设华夏,修长城,打匈奴,征战到最南部,下令镇守边疆不许回来。舍小家为大家,内乱情...
老十四的全名是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1755年),是雍正皇帝胤禛的同母亲弟,其为人坦荡真诚,德才兼备,聪慧异常,但在夺嫡时支持老八胤禩,又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在西北军有一定影响力,而被雍正忌惮。令十四阿哥胤禵奔丧,马上回京,若敢...
他算不算千古一帝,不好评价。但有一种公开的认知:中国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是从康熙年间开始的。也是造成后来中国百年耻辱的开端。可以说自古以来,中国在世界上都是最发达的国家。甚至在唐朝时,就已经是万国来朝了。无论政...
还记得辽河老街那惊艳全国的花灯吗,花灯,又名灯笼。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花灯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
鳌拜,清朝入关的大功臣,替爱新觉罗家族打下了半壁江山。在顺治弥留之际,将年幼的康熙托付给索尼、苏克萨哈、鳌拜以及遏必隆,再加上有孝庄太皇太后支持,康熙的皇位非常稳定。但这四个辅政大臣并不是很团结,索尼年事已高不愿...
今日的满语是大清的国语,大清官方文件是国语,蒙语华语一式三份的。国人国文国语国姓,华人华文华姓,今日的中文是大清的华文来的。,先说答案:清朝建国初期,满语是官方语言,尤其是在处理行政事务上地位突出,随着,满汉文化的交流,...
我个人认为在封建社会,王府,候府,将门之家,都有一个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最坏的结果灭九族,有些造反的结局,有的被抄家,有的被发配,有的被削职为民等。贾府之所以被抄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最直接的原因,贾元春病逝,朝里无人给皇上...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次女。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
大家应该都知道,科学和哲学的基础是数学,数学也是探索世界了解宇宙的关键。数学也一直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定的重要地位,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很多人都对它高度重视,但很少有皇帝国王能像数学家那样痴迷于数学,致力于探索,取得巨...
陈道明曾经给自己定义了两个身份:良民和戏子。他努力做好了这两个角色。于良民,他徘徊在名利场的边缘,修身养性,守住君子品格。于戏子,他下了十足的功夫,成为「演戏教科书」,站在金字塔的塔尖。他从不迎合虚伪。真实,是一个理...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日,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在紫禁城养心殿驾崩。这无疑是英年早逝。短命的顺治,毕竟将多尔衮留下的大业进行到底了。但是,顾命辅政的四大臣,为顺治帝拟定了一份所谓顺治遗诏,实为顺治罪己诏,历数其亲政...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雍正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也就是说,在雍正时期开始,大清便已经没有明确册立“太子”了,储君是谁,全靠皇帝自己决定,也只有等皇帝自己驾崩后,这个人选才会公开。既然没有明确的太子,那么就没有明争的基...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