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在直播中爆料,拍戏过程中大家为角色红过脸、拍过桌子,也曾为一个场景、甚至一个动作的设计争执不下。
但也正是这份对细节不妥协的劲头,造就了电影非凡的品质。
于演员自身,回过头再看这段为打造经典,全员顶住压力、劲往一块使的经历,其实也是职业生涯中难得的体验。
那些印刻在大我层面,关于民族的记忆和情感,也借由历史的再现,再次被唤醒、激荡。
而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同样写实,则重在提供一种更细微的视角。
在人物命运上着力,让观众从相信到理解,引发的是大时代背景下,有关小我的共鸣和思索。
电影《奇迹 · 笨小孩》讲述的是以少年景浩为首的一群小人物,在深圳这块时代热土上,抓住机遇创业办厂、改变命运的故事。
底层视角,必然逃不开狼狈、辛辣的生活巴掌。
频繁搬家、打工受挫。
即便是几秒钟的镜头,其间人物的反应、场景的铺陈,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观众代入的情绪。
抖音直播中,谈起拍摄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演员们一致指向了文牧野导演的强迫症。
看似简单的水花四溅,背后是无数次不断调整人物指缝的角度,才能拍出最完美的迸溅效果。
一个不过十秒的搬家镜头,也要拿着秒表卡点,一秒都不能差。
惹得黄尧事后忍不住吐槽,搬个家硬是搬了 64 遍。
不过,吐槽归吐槽,演员们倒是个个都足够入戏,磨练出一手修手机的好本事。
直播现场比赛拧螺丝、手机贴膜,动起真格来,全都手脚熟练,没在怕的。
为增添真实感,片方还在抖音平台创建了同名账号:好景手机维修。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好景厂员工苦涩与欢快并行的奋斗场景。
也能看到厂长景浩与妹妹彼此关照的温馨日常。
仿佛近在身边的人与事,不必亲身参与,也能感知到不少生活相系的触动。
如果说对细节的把控,决定了一部电影品质的高低。
那么,一部电影独有的质感和风格,则离不开片中演员气质的契合。
尤其当电影的目光,从庞大的历史现实落入更幽微的私人领域时。
个体心路和思绪的波动,个人气质和命运的差异,其间能够引发同频共振的,往往只有相似的频率。
春节档中风格化最明显的两部电影,当属《四海》和《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小镇青年对都市的向往和疏离,极端冲突放大人性诱发的笑料,是两组创作者一贯的主题。
韩寒的电影中,总弥漫着一种少年视角的氤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