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主项是自由式双板坡面障碍技巧与自由式双板 U 型场地项目,其中尤其以 U 型场地项目为佳,可以说,在没有发生重大失误的情况下,谷爱凌在这一项目上几乎是霸主般的存在。
谷爱凌在 U 型场地里训练。/ 纪录片《走近谷爱凌》
相比之下,作为冬奥会新设项目,大跳台难度大,风险高,需要运动员长期的训练和扎实的基本功积累,而中国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双板大跳台项目上,几乎是零起点。为了实现 2022 北京冬奥会中国队全面参赛的目标,需要有人填补这一空白。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最终由谷爱凌一肩挑起。谷爱凌也因此成为在女子双板自由式滑雪领域,全球唯一一个肩负着三个项目的运动员。
而谷爱凌也不负众望,在自己摸索着练习补上了大跳台 " 短板 " 后,她参加大跳台项目的意义,也从全面参赛变成了冲击奖牌。
2020 年 1 月 9 日,第三届冬季青年奥运会在瑞士洛桑举行。由于拥有与冬奥会一致的赛事标准和规格,它也被业内看作是 2022 北京冬奥会的一次模拟考。在冬青奥会的大跳台比赛上,谷爱凌第一轮失误摔倒,第二、三轮顶住压力完美完成,总分第一拿到冠军(最终成绩取决于三轮中成绩最好的两轮成绩之和)。
拿到金牌时,谷爱凌非常激动。/ 纪录片《冰雪之巅 2》
在接下来的大跳台比赛中,谷爱凌也在不断追求卓越。在 2021 年冬季极限运动会,谷爱凌摘得银牌;2021 年世锦赛,谷爱凌在比赛中完成右侧两周空翻转体 1260 度,摘得铜牌;2021 年 12 月的大跳台世界杯,谷爱凌摘得金牌,并成为第一位完成右转两周偏轴转体 1440 度的女子自由式滑雪运动员。
这是谷爱凌第一次参加大跳台世界杯,就一举夺得冠军。对此,她感到非常兴奋:" 我以前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坡面障碍或者 U 型场地的滑雪运动员,但现在发现,大跳台我也可以。所以我越来越喜欢滑雪,迫不及待地想要参加下一次比赛。"
自由式滑雪的特点,用谷爱凌的话来说," 就是可以发明自己的动作,可以展示自己的范儿 "。因此,比起名次,谷爱凌更在意的是不断地完成新动作," 努力不要想为了比赛去训练,而更是因为我喜欢滑雪,我想学习新动作,变成一个更好的滑雪运动员。"
谷爱凌在不断超越、不断进步中获得快乐。/ 纪录片《飞跃冰雪线》
回过头来看谷爱凌的成长经历,其实不难发现,这位天才运动员身上的自信和强大究竟从何而来。
那个 " 别人家的孩子 "
" 我是一名高中生,也是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
2003 年 9 月,谷爱凌出生在美国旧金山," 小时候,我每天去上学,上完学我妈来接我,车里带着三件衣服,因为我先要在车里换衣服,然后踢完足球,换衣服去跳芭蕾,跳完芭蕾,再去弹钢琴。" 谷爱凌想要试试各种不同的东西,从而找到自己的爱好,滑雪就是这样被 " 试 " 出来的。
谷爱凌的滑雪梦是从美国内华达山脉的滑雪圣地——太浩湖开始的。这也是 1960 年冬奥会的举办地,诞生过一批滑雪界的传奇人物。2011 年,8 岁的谷爱凌加入业余自由式滑雪队,参加全美青少年级别比赛,9 岁起,她就蝉联 USASA 美国青少年锦标赛总排名第一。
尽管早早就爱上了滑雪,但谷爱凌真正选择作为一名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还是很后来的事情。在一则纪录片的拍摄中,镜头跟随谷爱凌去到了她所在高中的保罗古德操场," 放学后我们每天都在这里训练,为越野赛训练,这里有很多美好回忆 ",当时谷爱凌要在诸多兴趣爱好之间进行选择,高二时差点就选择了赛跑而不是滑雪。
最终,谷爱凌选择了热爱的滑雪运动。/ 纪录片《走近谷爱凌》
纪录片《冰雪之巅》则记录下了谷爱凌 2016 年的最后一堂课。新的雪季要开始了,她要提前结束课程,去实现自己的新目标。那个雪季对谷爱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了实现参加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梦想,13 岁时谷爱凌就不再满足于少年组的比赛,而是提前参加全美滑雪公开赛,与成年高手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