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狐狸、星黛露相比,冰墩墩不只是一个国产 IP 那么简单,它代表着一种全民荣誉感。" 既然都是玩偶,干嘛不支持咱们自己的冰墩墩呢 "。当然,冰墩墩周边的丰富性,也为不同需求的购买者提供了选择空间。
在冰墩墩登顶之路上,官方对舆情的快速反馈及对社交媒体的善用令人欣喜。从时间线来看,冰墩墩因日本记者的追捧而迎来热议后,官方平台及相关内容中,冰墩墩的露脸几率直线上升。
" 一年上 500 次热搜,猪都能红 "。这话虽然是当年咱嘲讽韩国人的,但也证明了微博热搜的重要性。冰墩墩频上热搜,是自来水的功劳,也少不了官方的助力。住在热搜使冰墩墩成为社交话题,而在一次次的讨论中,它完成了从商品属性的奥运吉祥物,到寄托情感的社交货币的转变。
掉皮事件,则为国创 IP 精细化运营提了个醒。迪士尼不许皮下工作人员说话,也不许工作人员在大众面前脱下玩偶服。这种做法一度被国人痛斥为 " 资本吸血 ",但经历了冰墩墩大叔音事件,不得不承认老迪想得长远。
不说冰墩墩开口说话与奥委会规定相悖的问题,与福娃等老一辈吉祥物不同,冰墩墩的运营思路更贴近当今达菲家族等 IP 运营的玩法。既然如此,就要遵守已经通行的游戏规则。说白了,冰墩墩之所以塌房,还是因为运营者不够了解年轻人。
他们或许觉得,喜羊羊和灰太狼也可以开口说话,五福娃也有自己的动画电影。大家喜欢冰墩墩,那么让冰墩墩开口说话和大家交流,或者告诉大家皮下是个大帅哥,不是锦上添花、进一步抬高热度的事吗?
这是上一代的想法了。
年轻人对虚拟 IP 寄托情感,甚至为它冷风排队一掷千金,是因为虚拟 IP 满足了他们的想象力。冰墩墩能不能说话,如果能说话是什么样的声音以及它会有什么故事,都属于受众自己的想象范畴。而让冰墩墩说话,甚至当众换皮自曝,等于剥夺了受众的想象权利。现实中的人与二次元虚拟形象的直接关联,不管皮下帅哥与否,带来的都不是惊喜而是幻灭。
除掉皮问题,抢购狂潮之下,也不乏对冰墩墩质量的质疑声。有网友表示,冰墩墩的硅胶外壳会变黄,厂家回应外壳是健康可食用的硅胶材质,因氧化,不可避免会发黄,用酒精擦也没用。冰墩墩变黄墩墩,即使知道原因还是让人糟心。
或许随着冬奥会的结束,冰墩墩的魅力也会随之消退,排队盛况不再。但无论如何,冰墩墩都足以作为国创 IP 发展历程中的节点性案例。达菲家族制霸热搜的日子,或许会因冰墩墩的横空出世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