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王濛只得到一个铜牌,合影时铁青着脸,提早离开,搞得大家一头雾水。
赛后接受记者采访,王濛说教练没给我制定任何战术,最后撂下一句话:我要回地方队,国家队不适合我。
此后王濛还真的就下放到地方上了。
不过,正如网友们的评论,"王濛脾气大,但不是不讲理",她和李琰都是短道速滑队不可缺少的灵魂人物,此后,二人逐渐磨合,达成共识,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王濛夺金之后对着李琰磕了两个头,被视为二人重归于好的标志。
在王濛的职业生涯中,不少因为她的暴脾气而产生的误会隔阂,媒体说她"三进三出国家队",不是和教练吵架就是和队友打架,搞得短道速滑队人心惶惶。
▲2011年有新闻报道,王濛在丽江喝酒,和队友斗殴,还在派出所里大喊"我是人大代表,我是世界冠军",舆论影响恶劣,王濛也受到严厉的惩罚,无缘世界杯。后来央视采访王濛,王濛说了其中细节,自己只是劝架者,不是打架者,并且从没有去过派出所,更没有说出那句话。也表达了委屈:"我一直在承受唾骂,不明白为什么发生这些事的时候,没有领导替我们运动员说过一句话"。
▲但随后向全国人民道歉,自己作为队长,有失职之处。
虽然最后的结果都平稳度过,但也确实耽误了一个天才型选手最宝贵的职业时间,有很长一段时间王濛处于禁赛状态中。
这些事情也成为短道速滑队的创伤,很多冰迷更觉得这些事直接影响了王濛的职业生涯,比如她只参加了两届奥运会,而从她本身的状态来看,她明明可以滑得更久,参加更多奥运会,创造更多奇迹。
▲李琰、周洋等人都替王濛喊过冤。
如今回看,王濛的个性促成了她的竞技之魂,勇往直前,不矫情不做作,浑身充满着激情与能量;这种个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让她错失了几次重要的大赛,回看职业履历,有不少争论。
但不得不承认,正由于这种鲜明的个性,使得她走出了一条和师姐杨扬不一样的人生之路。
如果说杨扬的道路是运动员们所能得到的最佳、也是最传统的归宿——拼搏成为世界冠军,然后利用这光鲜的资历,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积极靠拢主流话语权,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从而成为某个运动领域里的权威,比如邓亚萍、蔡振华、熊倪、刘国梁等等。
▲跳水冠军熊倪目前是湖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正厅级。
▲邓亚萍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职务,现在她创立了河南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
▲世乒赛冠军蔡振华曾经是刘国梁孔令辉的教练,退役后做过足协主席,现在的职务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那么王濛则折腾出了另外一种方向。
她的热烈和直爽恰好击中了当下的体育氛围和娱乐心态,在某种程度上说,她甚至颠覆了"体育解说"这一职业,从过去的正襟危坐变成了如今的"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