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感女神。
曾入选全球百大美女票选华人区第一名;为《男人装》拍摄性感封面。
中年后,她则更多被称为冻龄女神。
几乎每一个采访,主持人都要提一嘴她的容貌,尤其是以某网站的男性为标准的审美。
" 你知道你一直是某网站的女神吗?"
甚至《英国邮报》自己刊登了有关她的文章,称她为不老神颜。
从《倚天屠龙记》到《与恶》,从 " 女神 " 到 " 实力派 " 演员,演技不是突如其来、一蹴而就的。
只是过去古装作品中的女神形象,也常让人忽略她的演技实力,忘记曾经她是台湾到内地拍戏片酬最高的女演员。
2004 年贾静雯上《康熙来了》,小 S 当场考贾静雯的哭戏,只给了她一段大概的台词。
贾静雯才说了 4 句台词,已经逐渐从泪光湿润到潸然落泪。
哭戏当然不是衡量演技的唯一标准。
但可以看出,贾静雯在当时已经在表演上掌握了一定的技巧。
46 岁那年,她上《鲁豫有约一人行》,鲁豫问起有关自己的美貌的问题。
她说,以前拍戏的时候,大家都说她是女神,可是她真的没有觉得自己最漂亮,漂亮的女神太多了。
比起美貌,她现在更注重的是表演。
对于表演我只在乎
我那个角色
这样诠释是不是对的
你给我弄什么头发妆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给了这个角色
什么样的生命力
中年后的贾静雯,更多时候,看到的她以最简单的样子,出现在公众场合。
上《鲁豫一人行》时,带鲁豫去自己每天去的小摊上吃牛肉粉,穿着一条简单的淡黄色长裙,背着一个帆布包,自己开车接送鲁豫。
上小 S 的节目,更是穿着球鞋就来了。
即将播出的《妈,别闹了》里。
贾静雯更是完完全全的素颜,还通过化妆刻意扮丑。
飘记得斯嘉丽曾表达过,人们谈起她,总是先谈起她的美貌,然后才会选择性地夸赞她的演技:
" 我想尽量不要在电影中被过度符号化,对于各个领域的女性来说,这都是一个挑战。只要你获得了成功,而且外形靓丽,人们就很容易把你当成性感的符号。"
一个演员不是说不可以不美,而是当身上只有 " 美 " 的标签时,是危险的。
尤其是更容易被别人贴上刻板印象标签、机会资源更少的女演员。
而贾静雯在中年后,终于凭借自己的实力,褪去了 " 性感女神 " 的标签。
提起贾静雯的人生逆袭,一定离不开那段惨痛的人生经历。
30 岁前,她因为父亲患癌、欠债、家道中落,决定从北京电影学院退学,一个人为了养家而不断拍戏,追着钱跑。
打开贾静雯的履历表,就可以看到从 1996 年到 2000 年间拍戏量之大。
这 5 年间,她以主演或配角的身份,拍了 27 部剧。
尤其是在台湾大火的《飞龙在天》,她以主演身份,一人分饰两角,248 集的剧作,打破了台湾电视剧的记录。
每天在片场待一天,回家照顾在病床上日益消瘦的父亲。
2000 年后,她离开在台湾的母亲和弟弟,一个人只身前往内地拍戏。
《康熙来了》上,贾静雯在表演哭戏时,自己选择了一段台词。
或许她借了这段台词,表达了她的心声。
虽然她从来都没哭诉过自己身上的重担,反而经常为妈妈和弟弟说话,他们也付出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