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是还没定档的《梦华录》第几次虚晃一枪了?
点进话题,4.1 亿次的阅读足以见得,网友是多期待!
这份期待,不仅仅针对刘亦菲、陈晓的古装绝世美貌。
其实也体现了我们对古典美的偏爱与追忆。
毕竟最近一段时间,很多节目都致力于宣扬传统审美。(so 今年的天降紫微星,该轮到传统美人了吧!)
比如仙气不输刘亦菲的青绿美人。
一呼一吸间,舒卷自如。
重现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浩渺江河,层峦叠嶂。
还有,从画卷出走的丰腴灵动唐朝少女。
衣香鬓影遇盛世,重现《仕女图》唐朝美学。
冬奥花滑场上,亦是有水墨画般的冰上《夜宴》。
发现了吗?
不论是《只此青绿》还是《唐宫夜宴》,抑或是冬奥会花滑。
传统美学变成了古画与舞蹈美人间的流淌之美。
以人喻画,画愈发鲜活动人。
以画塑人,美人气魄更盛。
(花滑选手身着创意取自《千里江山图》的古典服装)
俗话说书画书画,既然画与美人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灿若天文之布曜,蔚若锦绣之有章的字亦然。
今天,所长就来带大家整一波 " 字人联动 "。
以 " 篆隶楷行草 " 书体拟人,感受汉字魅力之中的美人筋骨!
她们之中,有人浑圆厚重似波磔,其实暗藏锋芒。
有人瘦挺空灵如碎玉,实则相当狠戾 ……
话不多说,这就来盘!
(《洛神赋》)
刚柔并济的隶书美人
作为篆的简化,隶书破圆为方,四平八稳。
(《曹全碑》)
其特色之美,在于蚕头雁尾的 " 波磔 "。
起笔凝重藏锋,落笔轻疾,扬起出锋。
形态和中国古建筑中的 " 飞檐 " 类似。
水平线条的慢慢延展,悠扬流动,暗藏势气。
比起垂直、陡峭、嶙峋、硬得太直白的欧式古建筑,这类东方审美别有一番圆润包容的韵味。
相应地,隶书系美人的长相,亦具备 " 外在包容,内质个性 " 的美。
骨相是带着古典气质的端方陈厚。
(茹萍)
饱满的额头颧骨、偏方的下颌组合在一块。
轮廓顺滑,疏朗大气,好比折角圆和的碑文。
叠上妍美丰腴的软组织,整张脸罩着一层正雅蕴柔气息。
(傅艺伟)
落在五官细节之处,则隐隐透着锋芒。
这锋芒,要么走势上扬的凌厉眼型。
(杨雪)
相较下垂和平眼,多了三分攻击性和距离感。
寸寸定住的眼神,让眉眼之间的氛围稍微强劲一些。
(李月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