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即便是作为主线的父子情,也与大家关心的主题无关。
片名叫做《王牌特工:源起》,不是《王牌特工:1917》,也不是《王牌特工:爸爸再爱我一次》。
大家更关心的,是「金士曼」这个组织的建立过程。
更感兴趣的,也是赏心悦目的绅士特工,极其酷炫帅气的打斗与高科技装备。
然而,这些内容,在这部前传中几乎没有。
动作场面是最让人失望的。
前作中的教堂百人斩、烟花爆头,一身绅士服的潇洒打斗……全都不再。
而是替换成了各种蠢笨老套的动作场面。
唯一有点意思的,是跟沙俄怪僧的打斗戏——
将芭蕾舞步融入到战斗中,透着一股傻乎乎的喜感。
动作场面不酷,喜剧段落也不好笑。
就拿怪僧给公爵治腿那段来说。
怪僧不断抚摸、舔舐牛津爵士的大腿,公爵也发出奇怪的声音,引起误会。
这一段处理得实在滥俗无趣,十分辣眼。
而且也过于冗长拖沓,偏离情节。
相比之下,前作中虽然也有各种粗口和黄段子,节奏明快,与剧情关联性很强。
往往是一句点到为止的台词,就能让人捧腹大笑。
「动作」跟「喜剧」两大元素的不足,让本片从表象上,就完全脱离了《王牌特工》系列的精髓。
而在剧情设计上,本片也让人大失所望。
鱼叔前面提到过,第一部《王牌特工》的故事有着诸多反套路的玩法。
扔掉主角光环,说死就死,绝不含糊。
但这种反套路,是必须建立在逻辑合理的基础上的,否则就会变得过于刻意。
这一部中,就在公爵儿子身上有些误用。
他在战场前线英勇表现,好不容易带回了情报。
结果立马就被战友当作德国间谍给一枪毙了。
爆头。
死得透透的。
很突然,很意外。
不得不说,当时确实把鱼叔惊到。
但稍微一细想,就发现不对劲。
康纳的死未免也太突兀了。
明明是上级交代的营救任务,为什么不说?
明明是当众交代的任务,为什么没有人帮他说话?
毫无逻辑,强行下线。
除此之外,片中大量对历史的魔改,也不得人心。
比如将英、德、俄三大帝国君主,设定为三兄弟。
将世界大战描述成了一种过家家。
另外,整个一战都是受到了「牧羊人」组织的暗中摆布。
萨拉热窝事件是他指使的。
色诱美国总统的也是他的人。
就连列宁、希特勒,都成了他手下的秘密特工。
就算能接受这种荒诞不经的魔改。
那这个黑暗组织也应该是势力庞大,难以击败才对。
结果,最后却被两三个人,轻松解决了。
总之,整部影片就是这样毫无章法。
不精彩,不好看。
无聊的故事,拖沓的节奏,挑战着人们的观影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