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恐婚恐育,朱莉更大的困境是:
我只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
偏偏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朱莉不是恋爱脑。
言行上,她很强势。
家庭聚会,她对禁忌话题侃侃而谈,让普信男都汗颜;灵感来了,她能一小时写出十万加爆文,鼓励姐姐妹妹要掌握性的主导权。
可在她内心深处,住着一只瑟瑟发抖的小鹿斑比。
离异的父亲多次爽约。
男友都站出来说话,她却只在心里生闷气,口头上绝不承认父亲的冷漠。
男友的漫画总爱开女性玩笑。
她觉得那是性别歧视,但从来不敢大胆表达。
一个镜头,说明了朱莉的本质恐惧。
无关爱情,无关另一半,而是那个被她主动关掉的自己。
庆功宴。
男友忙着应酬记者,朱莉却焦躁不安,无所事事地抽烟。
一上,一下。
暗示两人关系中的地位。
男主已经实现了自我,要啥有啥。
女主呢?
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里左顾右盼,迷茫失意。
她既不想被别人口中的好生活绑架,所以拒绝成为相夫教子的富太太。
却也缺乏足够的动力和能力,闯出自己的小世界。
头顶学霸光环,外在条件不差。
可是 …… 偏偏活成 " 差不多小姐 "。
像你吗?
这便是片名的 " 糟糕 " 所在——
一部 " 反爱情绑架 " 的电影。
不是无视爱情的存在。
而是反对一切以结果为全部意义的 " 爱情 "。
导演接受采访时说:
" 我想很多人都觉得他们必须带着价值来到爱的‘市场’,才能被爱。为了能够体验爱情,你需要去体验并接受理想化自我的失落。"
这也是为什么女主始终很 " 渣 "。
即便没了外在的束缚——比如结婚生子的社会期待,她依然会怅然若失,离开一个人再投进另一个人的怀抱。
电影最浓墨重彩的一场戏,女主和男友分手前夕。
一个普通清晨,男友带着起床气倒水。
曾经甜蜜的生活,沦为不耐烦的日常。
女主坚定按下 " 开关 "。
啪,时间停了,世界凝固了。
神奇?
接下来更神奇。
电影海报 " 动 " 起来了——
衬衫扣子还松着,却丝毫不妨碍她迫不及待地穿过汹涌的人潮,无言的街道,带着 180 的心跳来到新的恋人面前。
这是超现实的一幕。
也是爱情降临时,最真实的一幕。
当时间重新流动,女主却让上一段爱情结束于此。
可是投奔到另一个人身边。
生活的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吗?
比起第一任,第二任是蠢萌至极。
他跟女主同龄,有着相似的职业,同样的困惑。
但比起第一任的才华横溢,第二任显得好没文化。
他会从垃圾箱里捡起女主扔掉的文章,附庸风雅地给出言之无物的评价:你写的好棒,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棒但就是好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