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戏剧学校上学期间,章子怡和刘烨是班里最小的,整个大一,两人没有一次作业合格,被老师称为"吊车尾组合"。
期末汇报演出,老师说:"你们要是还不合格,就退学吧。"
章子怡听后哭了,刘烨也哭。晚上,俩人去蹦迪,章子怡看着刘烨认真地说:"烨子,以后咱俩成大腕了,再来这蹦迪感觉肯定不一样。"
之后十年,章子怡逆袭,成为"国际影后",直到"泼墨门"事件发生,章子怡的事业和名誉遭受全面打击。
采访中章子怡说:"我不喜欢复杂,现在我如果能有一份可以完全投入的感情,有家庭和孩子,可以放弃一切。对另一半的要求上我想要一份精神世界的依赖,与财富无关,需要一个在精神层面上扶持我的人。"
1979年,章子怡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电信局的干部,母亲是幼儿园老师,还有一个哥哥大她几岁。
小时候,因为身体不好,母亲把章子怡送到少年宫学习舞蹈。在章子怡的印象中,父母几乎从来没有表扬过她。
11岁时,章子怡考上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开始学习民间舞。爸爸听后很开心,请全部亲戚吃饭,说女儿考到了专业的舞蹈学校,章子怡不懂什么叫专业,只知道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去上学后,章子怡每周只能回家一天,回家前,章子怡都会用省下的两元钱跑到学校图书馆借好莱坞录像带,章子怡还小,电影看得似懂非懂,但她喜欢和父母做同一件事的感觉。
长大后章子怡回忆说:"因为他们没有跟我做过什么事情,没有时间带我出去玩和串亲戚。我想跟爸爸一块看电影,因为我爸爱看电影,他可以跟我讲是怎么回事儿,我特别想把人物关系搞清楚,我爸可以给我解释。"
舞蹈学院学习强度很大,章子怡软硬度又很差,练劈叉,下不去,练下腰,也下不去,老师给她调整姿势,章子怡疼得乱叫,只得抓同学脚腕。
学校很严格,规定如果一学期有两门课被评三分的话就要被退回原籍(最高五分),章子怡听后很害怕,心想:如果我第一学期就不合格的话,会被打入原来的学校,这太没面子了。
为了能合格,半夜,章子怡偷偷拿钥匙跑到练功房,怕被老师发现后赶走,章子怡不敢开灯,借着窗外的月光,躺在地上练习劈叉,一压就是40分钟,就算疼也不敢出声。压完后,章子怡发现自己浑身麻木,已经感觉不到疼痛。腿收回来时,眼泪开始一滴一滴往下掉。
后来采访时章子怡说:"我不是班上最好的,但我要达到最好的状态。"
1994年,第四届"桃李杯"大赛,当时,班里要选出三个人参加比赛,老师们为派不派章子怡参赛争论不休。如果看专业,章子怡只是中等偏上,但如果加上表演,章子怡优势突出,当初老师选择章子怡进入"中国民族民间舞专业",也是看她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最终,章子怡被选中参赛,还拿到了表演奖。但这次获奖不仅没让章子怡坚定继续跳舞的心,反而觉得自己不适合当一名专业的舞者。
17岁时,章子怡从舞蹈学校毕业,摆在她面前有两条路,升学和工作。父母觉得章子怡年龄太小,不应该进入社会,建议她继续读书。恰巧章子怡有个朋友在中央戏剧学院当代课教授,章子怡问他:"我应该怎么办呢?"朋友说:"你来试试表演吧,也许比较适合你。"章子怡听后开心极了,心想:太好了,有人给我指了另外一条路,终于可以从海淀区的舞蹈学校跑走了。
虽然不懂表演,章子怡在艺考时的表现还是让未来班主任常莉老师眼前一亮。常莉老师说:"瘦小的章子怡在跳舞时动作特别开放,小品表演环节另外两个人还老跟不上她。"
常莉老师的喜爱加上"桃李杯"表演奖,章子怡没有考文化课破格进入中戏。
当时章子怡同班同学中去上大学的很少,31人只有4个考了大学,其余都去了歌舞团当演员。
后来章子怡的同学在采访中说:"班里演戏的8个女生,都是在去歌舞团发现没发展后,才又考了中央戏剧学院。我们到现在才想清楚的事,她(章子怡)十几岁时就想清楚了。"
17岁时,章子怡考上中央戏剧学院,成为中戏96班一员,同学包括刘烨、曾黎、梅婷、袁泉、秦海璐等。
刚入学,章子怡就兴致勃勃地跟同学曾黎说:"我就想跟张艺谋一起拍戏,因为张艺谋是中国最厉害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