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你能看到谷爱凌更加幽默搞怪的一面。2 月 8 日,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中一举夺冠,当晚的颁奖仪式后,谷爱凌在抖音更新,镜头前,领完奖的她开心的咬着金牌,下一秒就啃起了包子。这样独特的庆祝视频还发生在夺银之后,在床上的谷爱凌抱着毛绒玩偶兴奋的蹦起,头却不小心撞到了吊灯。
尽管 " 恰饭 " 的内容占了 " 半壁江山 ",但透过谷爱凌的各种社交媒体账号,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真实的她,在这些瞬间里,她不仅是站在雪场和领奖台上的奥运冠军,多元、多彩的身份和经历组成了新的面貌,各种不同的谷爱凌开始在人们心中重合,最终汇聚到这个少女身上。这不禁让人慨叹:这可能,就是新时代的体育巨星。
体育明星的新时代
对于谷爱凌这样的体育明星来说," 社交达人 " 的身份或许代表着更多的机会。
根据刺猬公社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选择与谷爱凌签约的品牌已经接近 30 家,囊括 LV、蒙牛、安踏等国内外各个行业的巨头企业,有消息称,目前谷爱凌的商业代言费报价也已飞涨至 250 万美元,超越了包括苏炳添、刘翔、孙杨在内的诸多体育明星,问鼎国内体育明星商业价值的巅峰。还有人称,谷爱凌的商业价值甚至超过了国内的顶流娱乐明星。
尽管在冬奥之前,谷爱凌曾因 " 代言太多 " 遭受争议,但在冬奥展示 " 绝对实力 " 后,这种 " 质疑 " 基本烟消云散,面对谷爱凌极高的商业价值,网友们显得更加包容," 两金一银,不贵 "。
谷爱凌作为体育明星,其代表的正面形象更能为品牌带来更多好感,商业风险更低,而在 " 体育竞技,实力为王 " 的简单逻辑下,奥运冠军的拼搏精神更能加持品牌形象。
(图源微博)
而谷爱凌所展现出的多样化更为其商业化进程提供了便利。相比于国内大多数体育明星,谷爱凌不仅在滑雪等产业上拥有了标杆级的影响力,还在时尚、美妆等领域把握住了一定的声量," 如何培育谷爱凌 " 的讨论也与教育议题紧密结合。
在不同的赛道上,品牌都可以找到与谷爱凌代言合作的切入口,体育明星跨界代言的 " 违和感 " 也随之被消解。
总结来说,谷爱凌的体育明星 IP 造就了现如今的品牌 " 疯抢 ",而多元的形象则为商业化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
" 社交达人谷爱凌 " 式的商业故事还发生在越来越多的运动员身上,体育明星的新时代正在来临。
自东京奥运会开始,体育明星们似乎正在逐渐走下神坛,揭下奥运冠军的神秘面纱,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构建一个鲜活和多面的人物形象。体育明星借助社交网络实现个人魅力的输出,完成个人形象在赛场之外的重新塑造。
据新浪体育,截至 2021 年 8 月 3 日,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 432 名参赛选手中,344 人开通微博,其中,约 27 人的粉丝总量超过百万。
比如,在东京奥运会首日夺得首金的 00 后运动员杨倩,微博账号一天之内涨粉 53 万,登上热搜次数的超过 20 次。杨倩的小黄鸭发卡、珍珠美甲、追星成功等,都成为奥运会期间最受关注的话题。
(杨倩的珍珠美甲被网友关注到,图源微博)
还有被誉为乒乓球 " 喜剧人 " 的许昕,从微博到抖音,许昕的个人动态,之前比赛和训练中与队友的互动,成为各大博主的图文与视频素材,甚至还被制作成各类表情包。网友直接喊话制作公司 " 等运动员退役后,想看乒乓球男团的团综 "。
不难看出,大众对于体育明星的认知渠道与边界在不断拓宽,通过社交平台,体育明星完成了自身的光环 " 祛魅 ",构建起一个更加符合网络语态的个人品牌形象。而这个过程,恰恰是体育明星在商业化之路上的一个必经阶段。
尤其对于一些举重、击剑、射击等较为小众项目的运动员来说,丰富多样化的个人品牌形象,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国民认知度,与观众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与商业化价值的双向赋能。
近乎完美的谷爱凌可能只是鲜有的个例,似乎难以复制,但对于诸多体育明星、奥运冠军们来说,风口似乎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