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花花
" 不想工作,只想立刻退休养老。" 虽然这届年轻人对恋爱生子兴趣不大,但一提到养老,立马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蹦最野的迪,住最贵的养老院 " 成了不少年轻人的养老宣言。
伴随年轻人的 " 养老焦虑 ",养老这个话题不仅是个社会议题,更成了影视作品的热门选题。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要表现对象,或者涉及到对中老年人生活思考的作品越来越多,而与之前影视剧里千篇一律的老年人形象不同的是,影视剧里的大爷大妈们越来越 " 年轻 " 了。
不管是前段时间热播的短剧《大妈的世界》,还是正在热播的《老闺蜜》《乡村爱情 14》,这些剧里的老年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家长里短的老年刻板印象,用有趣的方式展现了充满个性的大爷大妈们,不少观众看完都戏言," 这些作品简直预言了我和我闺蜜的晚年生活 "。
诙谐幽默的方式之余,年轻人在剧里感受到衰老不是可怕的问题,养老也有更多的形式。而聚焦老年人的影视综艺作品也在逐步打破传统的边界,从网友的反馈来看,老年综艺的市场远比想象的要受欢迎,更有创作的空间。
大爷大妈 " 野 " 起来了
国产剧的老年女性形象常年被恶婆婆、心软丈母娘所支配,导致年轻人对现实中拉家常的大妈们也是敬而远之,生怕以后也成为这样的大妈,可《老闺蜜》、《大妈的世界》、《亲爱的她们》这类的作品却重新定义了大妈的形象。
《老闺蜜》里的 5 个闺蜜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生活困境,有丧子的,有患癌的,有退休后闲不住的,也有沉迷网络难以自拔的。这些人设像极了我们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不过这部剧没有过分的去强调她们的困境,而是不再被家庭、儿女完全束缚 , 接受新事物、活出自我,再次实现自己的老年价值。
有趣的是,剧里还阐述的还是老年人 " 抱团养老 " 的问题,几位老闺蜜年迈之后,选个大房子,不用担心家庭琐事,每天喝酒开 party,这不是年轻人向往的老年生活嘛。虽然影视作品有一部分的理想化,但这也不失为养老的新方式。
《亲爱的她们》翻拍的是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虽然有些桥段类似,但大体上还是做了本土化的修改,几位大妈演技超群,吵吵闹闹里都是家长里短的影子。
这部剧把很多默认不能谈到的生死话题摊开在了台面上,剧里毫不避讳的谈及离别和死亡。有一个情节是几位大妈考虑起,万一哪天人没了,手头连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所以几个人相约组团拍遗照。
死亡本身是严肃的话题,但几位阿姨却翻出最好看的新衣服,撸个妆,还互相吐槽口红色号,告诉大家 " 如果觉得现在自己难看,明天还不如今天,明年还不如今年,其实,现在最好看。" 这么一想,其实离别和死亡也没那么可怕。
至于《大妈的世界》就更野了,以中老年男男女女的生活为主线,主角们也会追剧,默默为自己磕的 CP 加油,又为剧荒而烦恼,这活脱脱就是这届年轻人老了之后的样子啊。没有狗血的催泪鸡汤,都是自己身边也会发生的扎心故事。
国产剧里的大爷们一直处于工具人的角色,要么像苏大强、谢广坤一样作,要么就是大妈生活的点缀,但其实大爷们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像大爷的聚集地《乡村爱情》系列里就聚集了一众大爷,他们在最新一季的剧情里也开始寻找老年人新的价值,不再互相家长里短,而是为了比赛研究各种才艺,大爷们也是 " 野 " 起来了。
传统观念的不破不立
从时代背景来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截至 2020 年底,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 2.64 亿。不管是老年群体还是其中涉及到的老年文娱生活、养老问题等都将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老年文娱市场是相当庞大且不能忽略的,也是影视综作品里难得的好题材,相较于国产剧老年题材的荒凉,国外这类不少作品得到了肯定。
例如韩国的《我亲爱的朋友们》豆瓣 9.5 分,2016 年豆瓣评分最高的韩剧,获得了韩国百想艺术大赏的最佳电视剧。2018 年美剧《柯明斯基理论》获得了豆瓣 9.2 分。这些高分的作品充分证明了这类题材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