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典型 " 电影脸 " 章子怡对比,孙俪则显得略平、淡,耐看但不耐拍。她的气质更多指向接地气的家长里短或干练女强人,少了章子怡那种捉摸不定的禁忌感、神秘感与故事性。
这点其实从她关联的商业代言、时尚资源上也能看出来。
孙俪的代言多为生活日化类,之前还一直被嘲 " 时尚绝缘体 ",除咖位外,你也的确很难将她与高奢联系起来。
这么一看,孙俪不够美、不够灵,够不上大银幕——看上去缺点颇多,但她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从戏入手,找准了最适合自己的戏路。
" 甄嬛 " 的出世,是对内娱 " 大女主 " 审美的一次改革,也是孙俪之于观众印象的一次变革。
那时候流行的大女主是什么?杨幂等 85 花古偶式的美法,悬浮且青春," 漂亮就行 "。
孙俪不同,她将架空的女性审美拉回人间。
高额、方颌、宽脸,厚重的钝感被转化为不可冒犯的正宫气质,杀气显露的眼型,黑化自带说服力。
糙却也真实,她的颜值缺点反倒成就了 " 甄嬛 " 这一角色。
这张脸早已写下宫斗结局的预言
当然,剧中的妆造功不可没。
" 甄嬛 " 的服化与人物基调由始至终呼应:前期的清丽素雅、黑化后的华贵冷艳、落幕时与深宫体系融为一体的冷酷。
色调越深,心机越重,等级越高。
" 甄嬛 " 前、中、后期
此时孙俪 28 岁,对比早期,胶原蛋白褪去,眼神更凌厉、显 " 凶光 ",神情中也多了精明与强悍。
既能演绎出少女的天真烂漫,也能过渡到高处不胜寒的狠厉与孤独,她早已不是当年《玉观音》里令人悸动的清纯、纯朴的女孩。
"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的反白莲花人设,让孙俪以全新的面貌把自己推到了大众眼前,换来一时大众至高的追捧。
人红之后,颜值评价也会抬高三分。
孙俪的观众缘水涨船高,迅速跻身为一线。《芈月传》、《那时花开》、《安家》等剧的陆续播出,也逐渐稳固了孙俪 " 电视剧一姐 "、" 国剧大青衣 " 的地位。
但 " 甄嬛 " 滤镜能保多久?
就目前而言,跨度大、完成度高的 " 甄嬛 " 这一角色无疑是孙俪职业生涯中最亮眼的一笔。只是甄嬛一角并非完美的存在,孙俪致命的缺陷是配音(包括《甄嬛传》《芈月传》)。
对比同期原声出演的蒋欣等人,孙俪本人音色低、气息弱,听起来更像 " 假小子 "。脱离季冠霖幕后的演绎加持,孙俪的台词功力也是倍遭诟病的一点。
此外,后续转型作品中,孙俪的角色开始显露出同质化的特点。
从《芈月传》《那时花开》、到《安家》《理想之城》,孙俪总是以一副 " 我命由我不由天 " 的倔强大女主角色出现,没给观众脱离舒适区的新鲜感。
" 甄嬛之后,再无孙俪。"
伴随着的还有演技模式化的问题。孙俪表演的特点是很稳,节奏感强,但表演痕迹略重,缺少层次感,就容易陷入 " 吹胡子瞪眼 " 的炸裂式演技模式。
因此,她的转型之路,总给人拧着股劲儿的感觉。
《芈月传》中面对爱人惨死眼前,孙俪的表情过大过猛,渲染过度反倒令人无法代入。
相似情景,拿捏得就不如《甄嬛传》中的哭戏细腻。
对比天赋派的周迅,你能感受到区别,一个是在演戏、一个是在演人。
颜值衰落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