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单凭资源咖这一点,观众的耐心,就已经被消磨得所剩无几。
可偏偏,走出剧组,面向市场的刘浩存,又跟不上大众的心理。
为数不多的采访中,刘浩存满脸笑意,轻声细语,谦卑有素。
但言语之间,并不懂得怎么在媒体面前保护自己。
被问觉得自己有天赋吗?她一句 " 怎么不算呢 " 四两拨千斤地表示了反击(有网传说是此段被剪辑,但无官方声明)。
被问怎么看待外界的批评,她更是直接用 " 我又没做错什么,为什么要批评我 " 反将一军。
这样一来,刘浩存再怎么立天真人设,都是垮的。
再加上那些显而易见的营销和拉踩——
关晓彤被说成,《影》里青萍的角色是捡刘浩存剩下的。(张艺谋解释《影》中关晓彤的角色最早找的是刘浩存,后因年龄问题改用关)
迪丽热巴和刘浩存一起上春晚,不是一卦的风格,莫名其妙颜值就 " 输 " 了一筹。
倪妮、刘亦菲各式各样的美人,都免不了和刘浩存的名字一起出现,被比较的被比较,被挑事的被挑事。
路人当然无所谓,无非凑热闹看看女星美貌内卷的好戏。
但伴随着短频快地极量曝光,以及刘浩存那些不甚成熟的表现,在很多人心里慢慢滋生出一种不需要理由的 " 讨厌 "。
晚会后台,从后边赶上去和易烊千玺想打个招呼,网友也会抓着她的眼神不放,好一通分析。
到这里,一切还只是 " 造星 " 的反噬。
但,更 " 火上浇油 " 的,是那个由刘浩存的父母掀起的风波——
刘浩存妈妈办的舞蹈培训班被曝致学员瘫痪,并且拖欠赔偿款,引起了轩然大波。
她 " 霸占 " 的资源,享受的 " 特权 ",在这样的一个她父母作的 " 恶 " 面前,在网友面前变得更无法被接受和原谅。
刘浩存在 " 造星 " 的反噬之后,迎来了 " 舆论 " 的反噬——
做什么错什么。
谋女郎之变
或许有人要问——
" 谋女郎 " 效应在刘浩存身上失灵了?
问出这话的人或许不懂," 谋女郎 " 效应从来不只是因为有张艺谋。
重点,也在那 " 女郎 "。
看看历代 " 谋女郎 " 便知。
巩俐由《红高粱》入场,张艺谋给她布好景,架好机器,巩俐用与生俱来的野性美和力量感,轻轻一描,九儿就活了。
图源:《红高粱》
此后《菊豆》中,张艺谋不惜将尺度拉满,试图从九儿身上抽走一点野性,去煨一炉欲望之火。
当年只有 24 岁的巩俐,把一个饱受封建宗族制度迫害的旧社会女人的欲望和绝望,都拿捏得那么精准。
图源:《菊豆》
最后,再从菊豆身上取一点愚昧,巩俐就又演活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颂莲。
图源:《大红灯笼高高挂》
嫉妒和寂寞,压抑和苦闷,巩俐似乎没太费劲,就表达了出来。
从九儿、到菊豆,到颂莲,也不过 4 年时间。
巩俐从 21 岁到 25 岁,在张艺谋的电影里,将女性的刚烈、欲望、压抑一步步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