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达回忆和周星驰演《他来自江湖》时,会上街头去找灵感。
晚上他们俩装成一对情侣,去拍拖的热点偷听别人说话,发现这些人讲话很无厘头,上句不接下句的,比如你问对方吃饭没,她突然和你说她看中了一个包包。
而就在这些日常的琢磨中,周星驰后来标志性的无厘头喜剧风格诞生了。
梁朝伟在毕业前被分配去做儿童节目主持人。(这是当时艺训班很多演员接戏前的跳板,周星驰也在那做了三四年)
都知道梁朝伟戏痴,去那做主持他会不会心里埋怨?
梁朝伟在采访中回应这段往事,反而感恩——
就算是儿童节目主持,也给了他更多机会去适应镜头。
真想当演员的,没机会,也会自己找机会。
不管在什么位置,他们都在为成为一个好演员而努力着。
今天,我们总是感叹那个港剧黄金年代,辉煌难以复刻。
难在哪?因为有造星工厂 tvb 吗?
我觉得不是。
tvb 艺训班现在也有,而且成为演员的途径也比那时更多了。
我觉得那些辉煌,更多是这群相信 "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 的人造就的。
就说几乎演了一生小人物的吴孟达。
其实他最早曾在《楚留香传奇》饰演男二而大火了一阵,却陷入花天酒地一两年时间,结果被公司雪藏四年。
终于,再次等来了机会让他出演《新扎师兄》里一个警官,戏份不多。
有一场要骂梁朝伟,台词只有两页纸,但他读了上百遍。
有必要吗?
但吴孟达说,他要找到——
用眼神爱他那种感觉
爱和恨在一起
必须让观众知道
要不然演了白演
凭着这部戏里,把一个严厉教官演出爱恨的表演,吴孟达又开始有戏接了。
这也才有了后来被杜琪峰选中,接到那部让他拿下金像奖最佳男配的《天若有情》。
而吴孟达这种对演好小角色的质朴信念,始终没变过。
后来 66 岁的他,还没从心脏病手术完全复原,就接拍了《流浪地球》。背着几十斤的戏服还要做高难度的吊威亚,靠吸氧才能完成拍摄任务。
每一条下来我都需要吸氧气
没有氧气我根本喘不了气
还有,周星驰以前跑龙套能为一句台词多么犯轴?
他曾经自曝说有次演完戏他坐车回家,越想越不对劲,觉得自己没把那句话演好。
怎么办?
他说自己为了这句台词向导演下跪,只是想要重拍一次。
《青春训练班》里复原了这个桥段。
写到这,肉叔忽然想起了另一个顶流曾经在采访里说过一段话。
一段大实话。
说他很抱歉没演好,但他就是没有时间去塑造一个角色。
再一次,本末倒置。
无意指责个别明星,我痛心的是整个演艺圈氛围的本末倒置。
能不能成就一个演员,可能天赋就足以决定。
但能不能成就一个行业,乃至一个黄金年代。
恐怕绝非一两个天赋型选手就能撑得起来。
尽管 Tvb 这部回忆艺员训练班的新剧拍得不咋地,但它释放了一个信号——
学学那时的人吧。
尽管每个人的天赋不同,际遇也不同,但至少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
认真对待演员这份工作。
曾经,演员们抓着龙套的机会拼命演。
今天,演员们拿着巨额的片酬走过场。